办法解决。尹七的热情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向吝啬的金山晚上居然要宴请秦小官这样一个雇工。加上金府小少爷对秦小官伙食的特别交代,尹七觉得这个书生在金家的地位已经有了升迁,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应该打理好和这个书生的关系。
秦小官好不容易才把这个精明的管家打发走,然后赶紧着手准备参加金府的晚宴。他知道如金府这样的人家,所谓宴会自然是极其讲究,不然的话,尹七也不用专门送一套衣服给他,还让他饭前要沐浴更衣。不过秦小官久习诗书,自然是知书识礼,所以他并不担心自己会做出什么失礼的事情。
只是,对于晚宴的原由,尹七却没有告诉秦小官,因为尹七自己也不知道。尹七极懂做下人之道,主人不说的,他自然不会去多嘴。
当秦小官弄清楚晚宴的缘由时,他真的觉得好想大笑一场。金山举行这样一个规模的宴会,却原来只是因为他儿子终于写出了第一个字,那是他们家的姓“金”字。
那个歪歪斜斜的“金”字,被金大财主着人以重金装裱。挂在了厅堂正中,旁边陪衬的书画赫然便是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和欧阳询的大作只怕这两位书法大家泉下有知的话,定然从棺材里爬出来跟金山要个公道。
金盆写的这个烂字,其装轴之法,极其瑰致采用雕紫檀为轴、配紫锦带、碧牙签,俨然如同在装裱大家之作。更要命的是金山还叫人给儿子雕刻了一个巨大的印章,那朱红的印章往那中华宣上这么一盖,还真是像那么回事。
秦小官走进金家这气派非凡的厅堂的时候,正遇到两个当地的所谓“书法名家”正在高声品评金盆的这个字,一听之下,发觉这两人点评之言甚是精辟,便驻足听了一会儿。
其中一人捻着胡须颔首道:“金少爷实乃书法天才看看这个金字,其书法之整体有颜赵之稳健和浑朴,运笔兼欧米之潇洒、刚劲,更参以何绍基的峻拔,赵孟頫的简练,溶魏碑贴法与一体比之当代书法大家,实在又过之而无不及”
另外一人不甘示弱地说到:“张兄之言极是但是尚有不全之处予观此字,神明变化,妙极古穆。而又不拘泥于传统,其字显见功底扎实,风格新颖,自成一体,仔细琢磨,却字中造形,独成一家,实在有了书法宗师之风”
秦小官闻之,几欲作呕,偏偏这两个须发皆白的书法大师还在那里煞有其事地高谈阔论着,恨不得厅里厅外,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他们的评点。直到金山着人打赏了两人,他们才识趣地消退在人群中。
虽然秦小官猜想金府的宴会定然热闹非常,但是当他亲眼看到这场面时候,才知道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参加宴会的人,除了金家的一家人以外,更有官府中人、商贾、名流,还有很多是特地从邻县赶来祝贺的。厅堂里面摆满了坐席,秦小官心中默默一数:
好家伙竟然有四十桌之多
因为儿子写会了一个字,金山竟然搞了个如此大的排场。秦小官不禁暗想这金山是不是也太过于显摆了,这好像和他一贯精明的作风不太符合啊。
不过金山岂会如秦小官所想的那样失算,他向来都很少做亏本生意的。要知道这些前来祝贺的宾客之中,除了官府中人,有几个能够空手前来道贺而且对于金山这样的大财主,道贺之人出手总也不能太失礼了,所以,金山巴不得显摆得更大。
金山见重要的人已经来齐了,贺礼也收得差不多了,于是起身说到:“承蒙各位前来祝贺今日小儿得其先生教导有方,终于开启灵窍,迈入成材之道金某不才,欣喜之际,便邀各位前来同喜一番,同时,希望各位能对小儿指点、提点一番,助他早日成材,光大我金家门楣咳咳`”
金山的身子实在太胖,话说到高处的时候,便感觉气力不足了。于是金山自己也有点不耐烦了,便不想继续说下去了,干脆地叫道:
“晚宴开始”
第二卷俏书生佳人逗风流第十六章赴晚宴小脚显风情
一阵丝乐之中,众宾客分别坐入了自己的酒席。
谈笑风声,觥筹交错。
秦小官虽然居于末席,但这也让他大有面子了。因为秦小官所坐的这一席,正是金家主人所在的席位,处于厅堂上方,由此亦可见金山对秦小官的重视。
只是金山的重视却让秦小官感觉太过“受宠若惊”,为何因为这一席所坐之人,除了秦小官、金山、金盆两父子,全都是金山的夫人。更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柳琦琦赫然就坐在秦小官的对面,这让他感觉尤为局促不安。
柳琦琦今夜的打扮却又与下午截然不同,头上盘了一个宫髻,穿着衣裳相连的黑色深衣,隐隐可见下裙,外面还罩了一件青花罗衣长褂。带着玉环的芊芊手指在长衣的广袖中时隐时现,尤其是她的双耳上坠着的明珠,让她显得冷艳而令人目眩神迷。
正当秦小官留意柳琦琦的时候,却忽然接触到了柳琦琦那熟悉的灼热的目光。秦小官心头一荡,赶紧转移了眼神。
柳琦琦看到秦小官的表情,不由得暗暗吃惊,心想这书生的定力果然是好,经过自己下午高超手段的撩拨,他居然这么快就回复了以往的心境,又变回了原来的那个懵懵懂懂的傻书生。不过秦小官这样的变化反而让柳琦琦暗自雀喜不已,她觉得去征服这样一个书生,确实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秦小官扭头看去,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金山的财富,直接决定了他的女人的容貌。其余六位夫人,比之柳琦琦虽然稍有不足,但放眼整个厅堂,也是显有女宾能与她们媲美。但是令秦小官尤为注意的却是坐在金盆旁边的那位夫人。虽然她的年纪在七人之中最长,约莫四十左右,但是由于保养极好,一眼看来亦不错三十出头。此女只是专心注意着自己的儿子和相公,神情之间,自有一股端庄、淑雅的气质流露出来。并且自从开席,她就完全没有刻意地去瞧过秦小官一眼。哪里如其他几位,看秦小官的眼神中总有一点骚媚之色难以掩饰。
不过秦小官今晚实在是有令任何小姐、夫人都暗动芳心的本钱所谓人靠衣装,秦小官今夜穿了这件剪裁得体的新衣以后,一扫他以前落魄的样子,焕发出一股俊朗、儒雅的气质,更兼他书生味甚浓,活脱脱的就是一个风流俏书生
如此书生,试问,谁家小姐不爱,谁家夫人不怜
看到秦小官今晚的气质,柳琦琦心头更是如火中烧,恨不能将秦小官立即俘为自己的裙下之臣。这书生,不仅意气风发、温文儒雅,更难得的是柳琦琦看到了他掩藏在眉宇之间的硬气,那种铮铮铁骨的男儿气概。柳琦琦心神迷醉,只想立即撕扯掉他的外壳,让她真切感受到裹在儒衫里面的书生的真实滋味。但是柳琦琦还是拼命压抑着自己,她知道其他几位夫人,尤其是大夫人,她们的眼睛可都是亮堂堂的。
忽然,秦小官觉得自己的脚被人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