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5(2 / 2)

玩唐 午后方晴 6370 字 2019-04-16

这也是实话实说,

“哦,奴婢知道了,”袁蓉蓉眼里闪出失望之色,又施了一礼,说道:“奴婢告辞。”

袁蓉蓉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化了重金,买通守卫城门的士兵悄悄出皇宫的。这还是她是李隆基身边的贴身宫女,否则没有其他人的命令,花多少钱,也休想离开皇宫一步。但王画说烧不出来,心中失望,但还得立即返回去。不然不管怎么说,马上就要危险了。

走就走吧,但王画心中更加奇怪。

这都是怎么一回事李隆基在弄什么玄虚他也往李隆基身上想了。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一大早李隆基就起床了。

照例,又让袁蓉蓉替他研磨赤箭粉。

在五月的晨辉中,袁蓉蓉一双玉手在研磨着药末,十分好看。

阳光照在上面,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泽。

李隆基无意地看到这一幕,他眼睛一呆,不由吟道:“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

袁蓉蓉听了粉脸儿一红。

可是李隆基心中却后悔起来,现在情况危急,自己却在想着这乌七八糟的事。

当袁蓉蓉满怀希望地看着李隆基的时候,却看到他脸上已经变得无比的端庄,心中不由自嘲地想道,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后宫之中比你有才有德有貌的宫女不知凡几,况且你出身贫寒,就象一只小麻雀一样,怎能梦想变成凤凰呢

想到这里,她不小心,将药捧捣到自己的手上,痛得“啊哟”一声。

“蓉蓉,你怎么了”虽然李隆基对蓉蓉没有什么想法,毕竟是他亲自挑过来的宫女,多少有些感情,走过来,捧着她的手察着伤势,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蓉蓉看到李隆基关切的神情,心中再次闪过一丝希望。

“以后要小心了,”李隆基看到袁蓉蓉眼中闪过一丝春情,立即将手放下来,这个动作做得有些暧昧。

袁蓉蓉低声答道:“嗯。”

她低下头,准备鼓起勇气,将真相说出来。

可在这时候高力士走了进来,在李隆基耳朵边说了一句。

李隆基立即离开,是张说送来一样东西。

接到李隆基的信后,张说并没有立即回信,他派了人,悄悄将长安的消息打听了一番,然后才将这个东西送过来。

李隆基打开了锦盒,脸上神情很古怪。

里面一封信也没有,只有一把佩刀,躺在丝绒里面,闪着冰冷的寒气。

第七卷盛放第一百五十四章香消殒

第一百五十四章香消殒

这是张说经过仔细斟酌后,提了主意。

意思是当断则断,不然必有后患,劝李隆基下定决心,提前发难。

李隆基将锦盒盖上,嘴角却露出一丝苦笑,谁不知道早断早好,晚断自己就有危险。可是力量呢

郁郁不乐地上了殿,开始早朝。

现在他早朝,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决断一些小事情,连宰相的权利都不如。唯独一点,所有大臣对他施以礼貌性的恭敬。

散了朝后,太监进来禀报,说荆州刺史崔日用入朝奏事。

这是李隆基心腹中最早倒霉的人,在讨灭韦氏后,权知雍州长史,授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封齐国公,食实封二百户。现在唐朝封户泛滥成灾,不但有实封,还是两百户的实封,已经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况且从实职到虚职再到散职爵位,都达到了顶尖行列。

不过因为太平公主产生了野心,看崔日用不满意,于是让薛稷与他对牛,将他转为雍州长史,停知政事。接着又出为扬州刺史,又历婺州、汴州刺史,荆州长史。

薛稷在太平公主提拨下,官职复原,越做越大,而崔日用反过头了,官职却越做越小。

当然他心中十分不甘,因此这一次用入朝奏事为借口,返回京城,想激励李隆基重振旗鼓。实际上这一次进京,也是十分危险的。这时候正值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磨刀擦枪之即,如果李隆基不听从他的建议,那么他将迎来太平公主毁灭性的报复。

对这个人,王画也十分看不起。

就是养条狗吧,看到主人回来了,还能摇了摇尾巴。但他专门以出卖主子背叛主子,来谋取上位。

这一点很象后来的袁世凯。

但这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文才过人,虽然王画十分不情愿,因为他在文坛上的声名,九州之鼎上他依然名列一席。同时这个人才辨过人,见事敏速。因此朝廷数次有事发生,他都靠敏锐的直觉,站在最后胜利者一方,转祸为福,以取富贵。

这不是王画开了金手指,就凭借这份直觉,也远远超过有虚名虚权的萧至忠数倍。

当然,每一次谋变,他心中也很不踏实,因此对人说过一句话:“我一生行事,皆临时应变,不必重视专诸从始到终,每一次变动之即,不觉芒刺在背。”

赤o裸地说出他每一次豪赌的本质与心理活动。

进了内殿,崔日用对李隆基说道:“太平公主图谋已久,陛下以前在官府,想要讨捕,因为名分是臣子,还需要施用计谋。现在陛下是全国之主,只需要下一道制书,有那一人敢抗拒不从请陛下不要犹豫不决了如果时间拖长,万一让奸邪之徒阴谋得逞,到时候后悔则晚。”

李隆基心中苦笑,都在劝我诛杀太平公主,可我用什么来诛杀。

但是他脑海里忽然想起王画说的话。

王画在灵州时信上就写了一件事,你是皇帝然后自己央请萧嵩求王画相助,这也是无奈之举,眼看着太平公主与她手下的亲信相谋日久,可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就要发生,却无能为力。所以只好抹下脸面,拜请萧嵩。

可是萧嵩依然带来了一句话,王画说他是皇帝后面一句,如果这件事都搞不惦,王画会落井下石,萧嵩没有说。

他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你说是正确,可是朕担心惊动太上皇啊。”

这件事之所以演变到地步,全是他这个老子搞出来的。

如果自己父亲不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