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王画不会反这个国家,但会不会反李唐,真不好说了。
不过也有办法应对,只要李显重新振作起来,控制韦氏的权利,将宗楚客一干人扫除朝堂,恢复清明的吏治,再给予王画一些安抚。虽然他许久没有在朝堂上,可朝廷中的事还是知道一些的。对李显王画没有恶感,甚至王画很想协助李显打造一个盛世大唐。只要韦氏不乱政,李显开始有作为。这个危机就化解了。
但这个可能么
甚至只要他前面一说出来,就有可能活不到明天太阳出山。
所以无论李显对他寄托多大的希望,他站了起来,只答了一句:“陛下,老臣惭愧,想到现在,也没有想出来王画的用意,更不知道如何为朝廷效力。”
李显十分失望,又将视线转向了其他人。
对老武王画评价是很客观的,不要说老武治国有多少本事。那个国家不是她治理的,这是李治留下来的好底子,可惜这个无为低调的皇帝因为让武则天控权,让所有人忽视。也不要说她在武功上有多大出息,李治前面一死,后面唐朝连连战败。但有几条,第一是就是对权谋的把握,几乎无人能敌。第二就是用人的本领。如果不是她不拘一格用了许多人才,特别是狄仁杰,王画都能怀疑唐朝在老武手中就败光了。
虽然用了许多拍马屁的大臣,可也提拨了许多人才。
就是她死后好几年,李显这么折腾,朝堂上还是人才济济。
还真有些大臣有一些想法,李显是没有本事看出来,可这些人能看出来。老魏都如此,那一个开口
李显本来心中就十分后悔,现在心中更加后悔。以前朝堂有什么事解决不了,只要询问王画,天大的难事就化解开来。包括赈灾、粮价、少钱,就是到吐蕃因为害怕没有人敢去,也能让王画前去。可现在王画不在了。
很古怪的想法,难道让王画对付王画
没有办法,只好看着萧至忠。
萧至忠还真开了口,他说道:“陛下,此事十分让人头痛,王画从悄无声息夺下兰州开始,一直到夺下银州,才多长时间臣对军事不明白,但看过许多史书,这样的速度,历史上也十分罕有。就是对付王画,陛下,臣不知请何良将”
这一句话说到李显心里面,也说得李显眉头直皱。
良将不是没有,薛讷排除在外,连他儿子都跟在王画后面谋反,又是他的师侄,这个靠不了谱。况且这几年突厥似乎缓过气,又来劲了。幽州也需要薛讷。
郭元振算一个,可是突骑施局势未稳,同样抽调不出来。
还有其他的一些人,比如张孝嵩等,这几年也有所建业,可都是王画的手下,弄得不好,百分之九十来个临阵倒戈。
于是将眼睛看向张仁愿。
谁知道张仁愿将眼睛一闭,根本就不看他这眼神。张仁愿可不傻,本来想建功立业的,但老郭的事摆在哪里。看出来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但他绝对要算一个。为了明哲保身,呆在西北当作江夏,连牛师奖的几万士兵都坑了下去。蕃子兵都罢了,其中还有一小半唐兵。这个人贩子,太狠了。换作王画,被韦氏逼到这种地步,恐怕都未必忍心。
可不这样做,他回到朝中,只有死路一条。
想对付王画,必须与老郭联手,张仁愿才有那么一点儿把握。但张仁愿算好了,老郭肯定不会同意的。单挑与王画单挑自己还要多活几天。
李显这回没有傻,旁人与王画有私交,老张与王画私交不深,这眼睛一闭,分明是老张心中没底。张仁愿都感到没有把握,那一个能有把握
萧至忠要的就是这效果,他继续说道:“但吐蕃慢怠我大唐公主,这是不对的。说到这里,臣都想起了一件事,阙啜忠节对付娑葛时,不但请求我们大唐出兵,也请求了突厥人与吐蕃人。就如郭总管所说,吐蕃对四镇垂涎已久。令人奇怪的是,吐蕃并没有出兵。他们怎么将这个机会放弃了这也如同王画所说,吐蕃现在有些困窘,没有办法分身他顾,所以放弃了这个机会。王画要对付吐蕃,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不过他这样做,已经失去了一个臣子的分寸。”
萧至忠与王画不感冒,大家都知道的。这番话说得宗楚客等人都连连点头附和,难得地与萧至忠志同道合。
但宗楚客这样想,那就错了,萧至忠与王画不感冒,那不是萧至忠对王画不感冒,是王画对萧至忠不感冒。现在萧至忠心中正盘算着如何将这条消息通知太平公主,以便将它最大利益化。但知道韦氏的日子更难过了。
至于对王画,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老萧还不明白吗
况且自己家族与王画从一开始时就关系良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王画制作氍毹时,就向自己家族“抛媚眼”,而且用了家族中的弟子萧嵩,同时因为他的进谏,老武给萧淑妃平反。
老萧才不会在这时候攻击王画呢。
因此继续说道:“陛下,但臣倒有一个笨主意。”
“萧卿,快快说来。”
“依臣之见,不如给王画一个封号,让他担任灵州大总管。以他的资历担任此职,也不算过份。将他约束起来,重新拢于朝廷之下。同时下诏让他立即兵出吐蕃,救出公主殿下,或者逼吐蕃认错。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现在王画手中潜隐的力量,是朝廷的一大隐患,但毕竟只是一个人的力量。吐蕃是一个国家。只要朝廷同意他出兵吐蕃,以一人对一国,最后王画就是获胜,也是元气大伤。吐蕃获胜,同样也是元气大伤。到时候,是奖王画还是罚王画,朝廷也有这个能力去做了。同时吐蕃雪上加霜,对我朝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王画接诏,不发兵吐蕃,那么他就是谋反了,失心于陛下,也失心于天下。现在国泰民安,到时候他因为失去民心所向,也没有办法立足。”
是好象不感冒,对王画是一条毒计,而且说得有理。就是夸奖了王画的资历,事实以王画的资历,不要说灵州大总管,就是灵武道大总管,也足以担任。连李显听了都十分心动。
但宗楚客等人急了。
当真是这样
朝廷让王画出兵,王画也许会出兵,但节奏感却在王画掌握之中。是八州之地,可背后还有一个国家,还有巨大的财源。不看到那些事物通过几十个家族的手,源源不断地流向唐朝,还在继续为王画挣钱。甚至手中有铁有铜,都不愁兵器与货币。还有人,几百万百姓,几百万教民,这个以战养战,王画最拿手的。以战练兵,也是王画最拿手的。
不打便罢,一打王画军队只会越打越强。
而且王画这样做,正是为了正名,朝廷这道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