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8(2 / 2)

玩唐 午后方晴 5835 字 2019-04-16

“魏相公,且听我将话说完。我先谈谈皇太子这个人,因为我与他数月相处,对他应当也有所了解。我的评价就是果断,心志有余,才气不足,心胸偏狭。”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评价。果断看似褒义词,用在有雄才大略的帝王身上,那是有一个有作为的帝君。但如果才气不足,再来个心胸偏狭,反而是坏事。就象杨广一样,行事十分果断,征高丽、开挖大运河,说做就做,李世民都不如他,但后果呢

两个人脸上都露出狐疑的神情,因为现在李重俊形象还是十分正面的。

“我知道二位不相信。有几点可以证明,我之所以请他去滑州,因为我知道一些消息,如果手中没有大权,无法处理赈灾,平定粮价还有数起冤案。所以借了皇太子这个大义,一道前往滑州。但现在书房门关上了,我问一句,当真皇太子有传言中所说的,有我奏折上所说的那些功绩”

两个人不吭声。

“当然,这也无所谓。但皇太子回到洛阳之后,有没有到过我家拜访过为什么因为他不想将这些虚无的功绩,重新让世人知道,背后真实的是我做下的。还有,在滑州,因为我的诱导,公主对他也十分客气。但皇太子呢依然对公主抱着敌意。这是我对皇太子的评价。下面才说接下来很可能发生的事。五王的流放,同样李多祚心中也是戚戚,加上皇太子又有一些虚幻的正名大义在手中。这两个人现在一拍即合。当然,他们还是不敢动。可当武三思将皇太子逼急了,兵变将会再起。武三思粹不及防之下,死局已定。但你们知道,为什么武三思会如此猖獗因为有皇后,接下来皇太子会怎么样做但他会不会成功才智决定了结果,加上准备时间太短,所以结局也可想而知。”

两个人听了脸上都是十分地慎重,虽然王画说的他们未必全部相信,但这又是一件大事了。

王画看出他们的心思,又说道:“会不会发生,我们拭目以待,相信这一个月内就会有消息传来。因此,现在我们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通知武三思,学习宋之问,出卖皇太子,以求荣华富贵。”

被两个人狠狠地瞪了一眼,就是老魏准备再次装疯卖傻,世事不问,也不可能做出出卖皇太子,求荣华富贵的事。

“第二条那就是皇太子现在智囊不多,二位可以辅助皇太子,说不定春天的故事再次上演。二位也拥有了敬晖等人的拥立大功。”

这更是反话,且不说成功与否,就是成功了,敬晖那几个人下场如何而且王画刚才还刻意点评了李重俊的为人。

“第三条就是准备这件事进入尾声后,我们共同将这逼烂摊子收起来。如果武三思倒了下去,皇上还不振作,我们也无可奈何了。所以你们怪我,但除了这三条道路外,还有第四条可以选作或者通知皇上,通知了皇上等于通知了皇后,通知了皇后等于通知了武三思。因此,我只有选择第三条道路,静观事态发展。但你们选择那一条道路,我不管。这算是我亏欠你们的。可你们走出这间房门之后,我说的什么都不会承认的。”

宋璟与魏元忠只是沉默,过了好一会儿,宋璟才问道:“按照你所说,武三思亦死,皇太子亦死,可皇位继承人是谁难不成你想让公主做皇女”

第六卷黑牡丹第三十五章上天与天上下

第三十五章上天与天上下

王画立即说:“宋侍郎。你千万不能胡说,自从上皇改革之后,斩杀了许多精英人士,不要说公主,就是太平公主,皇后想做天下女主,都会引发天下抗议。我不会做这傻事儿。”

“但是,但是,”宋璟连说了两声但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的心意,王画明白,主要还是不想皇太子李重俊兵戎相见,最后落得不好的下场。但因为皇上正在年富益壮的时候,也不敢支持李重俊。况且王画还特地说了李重俊的人品,以及不成功的原因。

但无论怎么说,他都不甘心,因为他想的是正统。这个天下离了李家,那就不成天下了。可王画想法呢只要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好处,管谁做皇帝,李显也好,韦氏也好。武则天也好,甚至老魏有这个能力,他同样也会支持。不过这个时代,必须要一个皇帝,民主是不要想了,最后不是民主,反而是国家动乱与动荡。王画将房门一推,说道:“两位是朝廷直臣,国家栋梁之材,所以我才掏了心窝,说出这番分析。但二位再也不能为难我了。可能发生的我也讲过了,几条道路我也分析过了。如何选择,二位自己决定,我不会强人所难。”

说完了,推着轮椅走了出去。

可是魏宋二人,却坐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也真的陪王画喝了酒。

虽然经过王画的剖解,两个人知道自己有可能真的暂时没有了危险,但两人并不开心,在王家喝得酩酊大醉,让下人扶了离开。

当然,外界的人不知道王画与两个人说了什么,但看到两个人喝得烂醉如泥的样子,都以为是两个人对李显判决的失望,一时间清流之士更是为之夺气。

因此,另一件大事的发生,都没有引起多少人兴奋。那就是王家的粮食到了洛阳。

这又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王画知道棉花与原始纺织工业兴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技术依然很落后,顶多时相当于明末时的影响。但他疏忽了一点,明末时是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一步步地被人接受的。但现在呢是一下子演变,而且因为挂着李显的名义,号召力更强。同时,王画无形中将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操作方式,一下子提前一千多年推了出来,比如原始化的流水线生产。

所以这个跨度是致命的。

棉田的利润依然存在,而粮食的价格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浮现上来,那就是土地。除了王画寻找砚石的那些荒山野岭外,土地现在变得很紧张。最让王画失望的是,无论粮食价格提高,或者棉花的普及,老百姓真正得到的好处并不多,城市出现了更多的无产者,而在农村,处在强势的一群人,因为土地的获利,更进一步加剧了并吞土地。无数百姓成为新的逃户与佃户。

王画风闻了一点。但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他也不能准确预知。而且让人触目心惊的是,朝廷几乎没有人对此注意。如果王画不将大批粮食运回洛阳,安定了民心,那么有可能几个月后,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再会出现价格剧烈上涨的阴云。

而且王画也没有因此而获利多少。这一年的获利,主要还是来自珊瑚,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大量的珊瑚涌入唐朝,珊瑚的价格开始下跌了。另一个就是玉石,因为珊瑚之鉴,宋问与萧亚轩有意地控制着数量,没有影响到价格。而粮食本身,王家也有许多难题。因为冬天的剧烈田地吞并,逃户增加,在王画手下安排下,许多唐人被转移到了大洋洲。当然这是一件好事,更多的唐朝人涌入大洋洲,减轻了唐人与奴隶的比重。

事实上也发生多起的奴隶暴动,但规模不大,迅速被镇压下去。有了这些唐人稀释比例,那么可以进一步扩大奴隶数量,开垦出更多的土地。那么大洋洲上的各种矿藏,将陆续地开发出来,还有一点,更多的粮食生产出来。

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