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2(2 / 2)

玩唐 午后方晴 5720 字 2019-04-16

“再观元贞皇后独孤氏,出自于堂堂的独孤家族,不谈独孤信的鼎鼎大名,就是他的三个女儿,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献皇后,唐元贞皇后,皆是他的女儿,我不知道需要何等的福份,才能享有这等荣光。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再到高祖。一统天下,让亿万苍生停止了战火的屠杀,这又是何等的大德。而窦太后更是来历不凡,血脉来自周武帝的外甥女不说。而且从生下来就与众不同,刚出娘胎头发长过颈项,三岁时头发与她身高一样长短。六七岁时她就对周武帝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非常担心,说,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语惊四座,好象许多人说臣从小就很聪明,反正臣知道在臣六七岁时根本就没有这个远见。隋文帝受北周禅时,皇后又说,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如此的才气,如此的忠义。臣再次说敬仰,再敬仰”

不知道王画历数李家祖先是为了什么,但听到王画说起这些祖先光荣的事迹,李显显然十分开心。如果武三思说不稀奇,这是出自又臭又硬的王画嘴中,意义非同凡响。

“然后是太宗。太宗常说不如尧舜,上古的事,没有准确的历史记载,臣不大相信,但有史记载之后,论文治武功,有几个人胜过太宗皇帝的再说长孙皇后,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血脉尊贵不说,论贤惠,古今有几个皇后能比得上长孙皇后的”

听到这句话,许多大臣黯然低头,一个个心想,如果韦氏能有长孙皇后十分之一贤惠就好了。

“再到高宗,我不知道后来历史怎么记载,因为他的低调许多人会疏忽他的睿智,在他统治下唐朝的疆域最大,也击败了高丽、突厥、吐蕃。再到上皇,虽然我知道在座有许多大臣,对她不满,但凭心而论,上皇一代雄主,以一个女子身份执掌天下数十年,这是何等的气魄与才气谋略陛下,我常听一些名门望姓夸耀他们家族的血脉,但看看皇上身上的血脉,我只能说他们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在皇上身上流动的每一个血脉,都散发着智慧,胆略,勇气,贤良,几乎将天下最优秀的血脉集中到你一个人的身上。”

现在不是象宋朝,草根阶级翻身作主了,就是在宋朝也讲究一个血脉传承,不过不象唐朝那么严重罢了。但在唐朝,十分讲究血脉的,经王画这么一说,李显终于不顾他眼前那份册子带来的后果,呵呵乐了起来。

但王画说完后,瞅了宋璟一眼,他刻意将轮椅推到宋璟旁边,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而这一番话不是拍李显的马屁,是要为接下来拉开号角的。而且也是为宋璟铺下一条道路。不过不知道宋璟能不能反应过来

“这段时间。臣听市井里对陛下有一些评论,说陛下是昏君,是庸君。”

李显一张笑容的脸立即停住了,心中苦涩地想,这句话也只有你敢说。但王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让人还不能发作。

“但臣有臣的想法,这近一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陛下新登大位,万事从头做起,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而且陛下孝顺,虽然臣与皇上交谈不多,但听出来陛下对上皇又有一点愧疚之心,古今以来,牵涉到皇位之争,杀父杀子杀妻杀母,无一不让人感到丑陋无比。但陛下不因为上皇的惩罚,继续对上皇孝顺不止,臣折服。”说到这里,他在轮椅上伏下,深深施了一礼。

李显哭笑不得,刚才一句话让他想发火,这一句话让他想咧嘴而笑。这个王小二,让人又爱又恨的王小二

“陛下不但孝顺,而且仁慈。况且陛下身上集中了那么多优秀而又高贵的血脉,陛下会是一个昏君,一个庸君只是因为新政草创,政局未稳,就是楚庄王还蛰伏了三年之久。所以臣认为陛下将会是一个雄主,象太宗高宗那样的雄略之君王陛下,恕臣斗胆问一句,你能做到吗”

大家哭笑不得,这个还真斗了胆子,竟敢这样发问。

李显也差点噎死,过了半天才说道:“谁说朕不想做一个英主的还有,你这个王小二,如果想要朕做一个英主,明天乖乖给朕上早朝,也不要再给朕招惹太多是非纷争,多做点实事。这也是你对敬晖等人说的话。”

这都是一条好消息,许多清流大臣听了为之一振,有了王画这个刚炮,还有了李裹儿一个辣妹子在一边为他袒护,并且也承认王画的才情,只是几句话就将李显的信心挑了起来。以后朝堂上将一扫前段时间的阴云。

但王画心知肚明,如果自己真的同意了,可能在这一个月内都不知怎么死的。

到了朝堂做什么,明显所谓的清流会欺自己年幼,孤立无援,以后用自己做枪头。武三思一伙人则将自己恨之入骨。这还好一点,因为自己说了一句话,所谓的八鹰,点明了武三思控制了大部羽林军。李显没有发问,这是怕自己在上面做文章,将事态扩大化。但回去后不可能不调查这些人的,毕竟是羽林军,这关系到皇家的地位安全,他不怕再来一个政变

那么这八鹰将会被大部分驱逐出去。那就会导致另一件事的发生,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重新掌控大部羽林军。因为他是一个胡人,又因为与自己交战时战败,虽然后来封为辽阳郡王,武三思对他没有在意。

但因为五王的下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员,李多祚怎能心里面不戚戚不安而且王画也听到李多祚与李重俊开始走近。这是一个明显的征兆了,一旦李重俊政变,无论他下场如何。自己走到了朝堂,与武三思正面作战多时,韦氏也会将余恨发泄到自己身上。到时候就是李裹儿拼命,韦氏也会为这个情夫,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惨死,将自己斩杀。

而且现在李显让自己颠得热血沸腾,可自己那一次与李显交谈,不是让他感觉到“如沐春风”,但回到皇宫呢

什么都变了。

因此李显的话不能当真,当真自己就傻了。

不过王画还是拍了拍大腿说:“陛下,臣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臣的腿伤快要好了,能在下人扶持下,开始能够稍许走一段跑。大夫预计大约一个月内,臣就能完全下地走路。到了那时候,臣会主动向皇上讨要官职的,再不能象现在这样,做一个小小的学士。”

李显终于呵呵乐了起来。他问道:“能不能向朕透露一下,讨要什么官职”

王画想了一下说道:“太高了不行,臣的岁数小了一点。太低了皇上自己儿都不会同意的。因此臣想在六部中讨要一个侍郎,兵部不行,现在国家太平,不用臣掌管军事。礼部也不行,臣执掌礼部是一个笑话。刑部也不行,臣经常做一些逾制的事,自己都不能够表率,如何执管刑部吏部关系重大,考核天下官吏,臣是非观太强烈,不能把握大局。因此户部稍嫌可以,工部最佳。”

连李显都听出来了,礼部恐怕是做不来,刑部是忌悔,怕有人怀疑王画利用这个打击报复武三思。兵部与吏部一个是掌管军事的,一个容易树立私恩,王画主动避嫌。所以才提出户部与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