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7(2 / 2)

玩唐 午后方晴 6256 字 2019-04-16

不过王画奇怪了,五王当中张柬之声望最高,然后到崔玄暐,然后再到与李旦走得很近的司马袁恕己,再到桓彦范,如果排名敬珲只能排在最后一位。他那来的胆量的

最后他听说了敬珲是太平人。才恍然大悟起来,太平就是在太平公主的封邑,不用质疑他与太平公主关系了。难怪如此嚣张。想到这里,王画心中再次产生了反感。

事实上敬珲确实是太平公主的人,也不能算是一个坏官,五王每一个人都有明显的缺点,可都不能算是坏官。

但因为王画反感,于是他比宋璟采取了更沉默的态度。

哄哄闹闹的,四月眼看就要结束。王画身上伤势渐渐好转起来,但他还是没有到昭文馆就职。

当然,也没有任何大臣认为王画真的会担任一个昭文馆学士,非是王画才学不够,而是职位权利都太低了。这是王画的一种配合朝廷的姿态。

可是王画能下床做一些简单的走动,不过王画家中每天还有陆续地有许多新款式衣服做出来。

李裹儿也因为有了这个借口,经常往王家跑。

王画能动弹了,两个人青春年少,难免会做出一些擦枪走火的事。现在李持盈也不知所终了,而且王画与李旦水火不融,看到王画与李裹如蜜调油,王画父母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在母亲的央求下,王画终于答应将要与李红沐孜李圆房。

不过这要考虑李裹儿的反应了。

这一天王画躺在床上,教了李裹儿吹了一会儿风笛,说道:“我要为你父王做一件事。”

李裹儿嘻嘻笑了起来,这是破天荒了。现在王画几乎隐居状态,怎么好好想起来做正经事了

王画正经地说道:“是真的,如果此事办成了,对你父皇帝位将起来巩固作用,对唐朝将来也有帮助。”

王画也没有虚言,对李显会有一点好处,可对唐朝,甚至对将来的中国都有更大的好处,同时也为王画再次正名,后两点才是王画真正想要得到的。

李裹儿伏在他怀里说道:“是什么正经事儿。”

一边说着一边脸上,更因为刚才的满足,洋溢着一片春情。

对于李裹儿与王画的事,早是一件公开的秘密,虽然这段时间来往,在洛阳中还在传言,也没有人感到惊奇。

公主长相漂亮,王画才气惊人,这两个人反而更相配。

当然,这多少也算王画的一个垢点,可王画除了与李裹儿外,平时也不到青楼画舫,更没有与其他女子有什么来往,也算是行为勉强正派的。

王画也在她柔软丰满的胸脯上继续抚摸着,嗅着她发际传出的清香,说道:“这件事如果做成了,真的会有很大效果。但我想你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你也知道的,李红她俩跟了我很长时间,但她们岁数大了。当然了,我保证,每次来了都让你交货交到你满足为止。”

听到王画用了交货这个粗鄙的词眼,李裹儿立即媚眼如丝,吃吃笑了起来。然后说道:“我不是早说过了。”

这件事王画做得很负责了,这一恍好几年都过去,李红还是一个处子之身,怎么说王画也算遵守当初的诺言了。而且李红岁数很大,也为王家做了很多事情,如果再不将她纳入房下,多少也说不过去。

特别是王画不惜让人耻笑,为自己设计了大量的衣服,也让她很感动。

李裹儿继续在王画胸脯上画着圈,说道:“但你那么勇猛,这样说法,对我也不公平。”

王画长期练习那个道士留下的吐纳之法,不但对身体有帮助,对房事也有帮助,真刀动枪,李裹儿也确实不是“对手”。

但王画听到这里沉默起来,这一次如果不是失败了,武三思不会再次得势,那么只要运作得当,将李裹儿从他儿子手上抢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可现在遥遥无期了。

李裹儿看到王画脸色变化起来,知道勾起王画的心思,她岔开话题,问道:“二郎,是一件什么事,能不能告诉奴”

王画答道:“重铸九州之鼎”

李裹儿吓了一跳,不顾赤身裸体,几乎从床上跳起来。

鼎并不是稀奇的东西,它不单是一件高贵的礼器,也用来煮食食物,还有体形较小的,可以用来当作饮食器皿,甚至可以用来当作刑具,也就是刑鼎,将鼎中注满水烧滚,将犯人扔进去,活活烫死,算是一种残忍的刑法。古代还用来替代香炉。

可是王画不但提起鼎,还提起了九州之鼎,这就是另外的意义了。

第五卷香奴巴第九章器王

第九章器王

九州之鼎,在历史上有过。那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州设州牧。然后令九州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将全国的名山大川、风景胜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让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一鼎象征一州。九鼎则象征着天下,表示全国的统一与王权的集中。

所以后来用问鼎天下代表着获得了统一掌管国家的成就。

对于九州之鼎,王画也知道,比李裹儿甚至知道得多上十倍。

这个九鼎绝不是一个传说,虽然从周往上数一千多年的历史多不可信,神话的东西更数倍于史实。超绝书、墨子、左传都先后记载了此事,而且这九鼎在春秋时还是有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兴兵攻打陆浑之戎时,周定王派使者慰问,庄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这也是问鼎天下的第二个来历。

但在两百多年后,九鼎离奇失踪了,具体怎么失踪的,说法不一。

于是形成了各种传说。最大的说法就成了大禹治天下之铜铸成了九只巨大无比的鼎,大到什么地步,不好说了。

恐怕也只有王画一个人最清楚,这只能说明了中国古代时祖先就有着相当的智慧,在那种半原始半奴隶制的落后情况下,就会了青铜铸就工艺。

但是否象书上所说的那样神奇,那就是两回事了,不相信后世出土了那么多夏商周的文物,可以比较一下。

至于这九鼎不会很小,否则也不可能留传了那么长时间,但究竟会有多大,可以做一个比较。他前世记得所有出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