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鸿蒙紫气证道是有风险的,更有人说这其中有着巨大的阴谋,接引现在自然是不会相信这有什么阴谋了,不过用紫气鸿蒙证道的确有很大的不利,鸿蒙紫气本身就是天道的一部分,凭借着它,自然可以更好的沟通天道,寄托元神成就圣人。
但是却会有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会在日后想要超脱天道时,增加无数的阻力,进去容易出来难,鸿钧老祖以身合道,想要超脱天道比起诸圣来说还要更为艰难无数倍,鸿钧为天地稳定,舍弃了大机缘,确实是对洪荒众生的一份大德。
接引自信拥有直达大道的能力,因此不愿意受限制,将执念化身招出,将一道鸿蒙紫气注入其中。
“劳烦道友辛苦一趟了。”
“你我一体,何分彼此,愿道友早证无上大道。”说完自我执念化为一道金光,融入天道之中。
要说接引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能为天道所认可么其实自我执念就是自身,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我”,这也就是为何第三尸难斩的原因了,自己要杀掉自己,要超脱自己,这对于任何修士而言都是无比巨大的考验,和为执念,何为真我是最难回答的问题。
为何说圣人元神寄托虚空呢,其实是这些证道圣人,执念未去,只能以元神代替自我,上合天道,老子借助大功德斩化执念,却因为证道在即,未能打磨圆满,故此也只能与元神一起寄托天道,但也是因为如此,老子的道行远胜其他圣人。
天道并不需要这些元神,只是需要一个修士对于“我”的理解,认清本性才能明晓外物,才能代天执道,这样的修士才能使天道更为完美,而一个生灵,又有无数超脱于我的东西,也就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一线生机,修为不到,只好将元神交给天道,让天道替自己去寻找真我,因此也就落了下乘。
准提也凭功德斩去执念,成就圣人尊位,西方二圣最终成圣,标志着圣人时代最终来临,天地间的大劫也就不远了。
好像能够九千了,头一回收到崔更票,好紧张啊,呵呵
正文第四十二章巫妖初战
洪荒大地五圣证道,四教并立,彻底改变了天地大势,首先人族因为有圣人至宝镇压气运,一跃成为仅次于巫妖的第三大族,无数修士也将目光转向三清和西方二圣。
接引和准提虽然成圣,但是也是极为繁忙,一面要开辟极乐天,作为日后的道场,一面要准备广开门户,传播教义,还要巩固修为,怎么能不忙。
三清也是如此,分别开辟了大赤天,清微天和禹余天,成为三清在混沌之中的道场,三清也要广开门户,收揽弟子,广大道统。
老子秉承无为而治的想法,也不愿意多收弟子,其实也是因为老子在立教的问题上可以说是算计了诸圣一把,老子立人教,凭白享受气运,其他教派却要努力争取,要是老子再大开善门,那他就要成为诸圣眼中钉了,老子不愿意犯众怒,再说受弟子越多,一面对自己传教越有利,一面也是招灾惹祸,所以老子明智的选择之只收一个弟子。
原始和通天就想多收些弟子,也好壮壮门面,原始倾向于收一些精英弟子,奈何下手已晚,此时洪荒之中修士绝大部分是为妖族所有,原始千挑万选就收下了十二个亲传弟子,也就是后世的十二上仙,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清虚道德真君、道行天尊等人。
其后原始又收了云中子,南极仙翁还有燃灯道人,说起燃灯也是先天大神之一,只是资质有限,只赶上道祖第二次讲道,因此根基不稳,难有进展,在巫妖横行,圣人齐出的时代混不下去了,所以想找一方投靠。
燃灯对于道祖的修为还是印象深刻的,所以就在圣人之中选择,燃灯觉得三清人数上就占优势,恐怕没人能惹得起,就去昆仑山,老子没收下他,原始觉得能收一个先天大神也是有面子的事,奈何燃灯在紫霄宫听过道,而且也有了自己的修炼方法,难以作为弟子,原始就认命燃灯为阐教的副教主,统管阐教日常事务。
燃灯虽说是为寻求庇护而来,但是见原始并不在道行修行上怎么帮自己,反倒不如原始的弟子,就心生不满,为阐教埋下了分裂的祸根。
再说通天教主广开山门,大肆收敛弟子,其中不乏良质美玉,如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等一干弟子,但是平心而论其他绝大多数弟子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了,甚至还有不少仅有天仙的修为。
当然这也怪诸圣收徒有些晚了,一些修为高深的修士都被妖族拉走了,只余下一些杂兵,所以说圣人和妖族乃至巫族的矛盾是全方面的,对待洪荒管理权,气运分配,资源分配,人员分配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诸圣齐出就代表着巫妖的劫难要来了。
大约忙了近三百年,接引才将工作暂时完成,这一日静坐在须弥山的问心宫讲经说道,突然觉得一阵心血来潮,就知道机缘到了,有童子来报说有人闯过了红尘金桥,接引命药师将来人引到问心宫中。
不多时只见一年轻修士来在问心宫,倒身下拜。
“大势至拜见接引准提两位圣人,愿圣人圣寿无疆”
接引仔细打量了一下,大势至眉目清秀,修为达到玄仙之境,资质并不算上乘,但是能走过红尘金桥,足见其心境已臻圆满,这正好传继佛门绝学。
药师继承接引的衣钵不错,但是药师也是走和接引差不多的路,三尸大道和佛门大法一起修炼,这大势至正好继承自己佛门绝学。
接引看了看,起身搀起大势至。
“我有言在先,凡能通过红尘金桥的考验就可以入我佛门,不知道你可愿意拜我为师啊”大势至本以为还会有其他考验,哪知接引答应的如此痛快,急忙倒身再拜。
“拜见恩师”行了拜师礼。“再去拜见你师叔”大势至依言给准提行了礼,接引一看没什么事了就吩咐道:
“药师,你先和你师弟认识一下,再去安排一下他的住处,修行上的事,也替为师多指导一下。”
药师一见老师又受了一个弟子,自是极为欣喜,引着大势至到下面安排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