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 / 2)

军人如刀,文臣如手,君主则是大脑,相互制约,共同发展,才能刀越来越利,且不会伤着自己。

“老爷子应该知道朕征辽时亲卫队的制度,朕在实践过后,觉得可以推广到全军,不知老爷子以为如何”李治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李靖,笑道。

“微臣当不起陛下如此称呼,如果是龙骑军的军制,微臣支持陛下的军改。”

原来还一脸担心的众将领们,都松下一口气,还好,还能接受。

不就是往自己的军队中放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当什么政委吗,建立那个劳什子什么政治部,负责一些生活还有那个思想上面的事吗,指挥权还是自己的,最怕就是派一些监军太监什么的,门外汉插手,那就麻烦了。

“另外就是军政分离了,军不干政,政不靡军。”李治又是一道惊雷劈下。

可爱的分界线

第三更送上,小章而已,呵呵,也厚脸皮求推荐和收藏

大唐皇帝李治第六章还没完啊,报纸是神马东东

更新时间:201110132:31:30本章字数:4404

“相信各位臣公心里也明白这方面的好处,朕也明明白白和诸位臣公在今天把话都摊开了说了。

自古以来,文臣武将最怕的莫不是功高盖主,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而军政分离,把行政权利与军事权利互相分离的优点,就是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利用,如果行政权利与军事权利合而为一,哪怕是再贤明的君王,久了难保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对君臣和国家都不是一件好事。

同样,政不靡军行政权利不合适干涉军事权利,否则就是将领不能主导国家的军事事务,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抵御外敌都会变得难以控制,更由于在一个具体的国家中,行政权利一般高于军事权利,比如长孙爱卿职位上要高于李靖老将军。

这样在出现行政权利干涉军事权利的行为后,一般军事权利的执行者---各级别的将领,需要无条件地服从行政权利的执行者---文人,也就是会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最后导致乱军引胜的后果。

只有军不干政与政不靡军的同时实行,并且形成制度,富国强军才能够有制度保障,来确定朝廷与军队都不能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越权管理对方。

我大唐是靠武力夺取天下的,因此长期地军政不分,但是正如父皇所言: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却不可以在马背上治理。

朕之前说了那么多,短短数百年,汉人荣光不在,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内乱,而且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两种局面中的一种,最后导致家破人亡,君臣相互猜疑,将领无奈兵败的局面,不知众位臣公意下如何”

重新坐回御座上的李治,仔细的打量着众人的表情,似笑非笑的。

不得不说,李治的一番军政分离的话,实在是名利动人心,但也有利有弊。

对长孙无忌一脉的文臣来说,军政分离,意味着大唐七位宰相日后将全部是文官一脉,李靖、李绩都将自动挂印而去,此后大唐政务将全收文官手中,将天下那些不懂治理地方的武将们手中的权力全部收回,想到这儿,那些世家豪门出来的文臣们,眼睛都红了,就连呼吸都急促了。

如果真的能实现的话,天下一下子空出来的职位可就多了去了,那样的话,自己的家族将会有更多的人从官,家族兴旺有望啊,但弊处是,军权从此很难插手了。

而对李靖等军方人士来说,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那些屁都不懂的文臣们以后会要多远,滚多远,忧的是

“顺便说一句,以后对外战争中。所获得战利品,牛羊马匹、珠宝金银、战俘,六成归军队所有,当然土地例外,收归国有,战死的士兵,进大唐英雄墓,并且朕将在天下大建城隍庙,城隍庙中将供奉这些为大唐战死的士兵,每年享受无数百姓的香火,如何”

李治看似百无聊赖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武将们最后一丝忧虑,要知道如今大唐的战利品归属,八成都是要上缴国库的,好家伙,这一下,就翻了三倍,还犹豫什么,干了。

尤其是李治的最后一句话,那简直是疯狂了,古人最敬神明,其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之说,这一下好了,享受百姓烟火,入英雄墓,这是神仙一般的待遇,较之衣锦还乡,更甚数倍,一干老爷子眼睛都红了,好事啊。

“陛下,如果如此分配战果、大建城隍庙的话,国库恐怕供应不消的。”

长孙无忌苦笑的上前秉道,虽然心里着实不想得罪那些恶棍老货们,但国库真的没那么多钱啊。

果然,长孙无忌话音刚落,刚才还在兴奋的老爷子们,如今看长孙无忌的眼神都变了,恶狠狠的,断人财路,犹若杀人父母,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痞们,那个没有一个利益小团体啊,可还有一大堆孩儿要他们照顾呢。

更何况,李治最后一个建议,连他们都动心了,这一下长孙大人的搅局,让众老爷子的心都揪起来了,纷纷眼巴巴的瞅着龙椅上的李治。

紧锁着剑眉,一副割肉的样子,咬的牙齿咯吱咯吱的响,让一干老爷子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罢了罢了,从今日起,将国库,分为外库和内库,外库为国税所得,即使朕要取用,也要得到七位宰相中四位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