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行,最重要的讯息就是向英国传递中国不允许在南太平洋地区发生重大军事冲突。而英国方面则出人意料的爽快地承诺了不首先向德国舰队进攻的立场。看到这份电文的时候,我几乎怀疑起自己地判断。
英国怎么可能因为中国的表态而给出这么一份承诺两国的战备竞赛早已经开始,从近阶段来说,在远东英国由于缺少船厂,战备实力肯定不如德国。时间拖的越久他越吃亏。而这一份承诺明显是一份吃亏的承诺。
难道为了中国的中立立场,他们愿意放弃南太平洋,放弃马六甲海峡,放弃澳大利亚这也太荒谬了吧。
而德国方面同样给出了这样一份对等的条件,在中国没有点头的情况下,不会在亚洲对英国人地任何目标进攻。
这便是载滢欧洲之行的最大收获。
但是,亚太地区的海上战争真的能够避免我在思索这个问题时,亦曾想过如果我是英国的决策层,无论付出任何代价,我都要全力将德国在亚洲的海上势力全部扑灭。这是底线,无可动摇的底线。
但是我不是英国人,我无法得知英国人的真正底线在哪里。所以我对载滢挣回来这个外交斡旋成果,仍怀有深深的忧虑。
随即而来的消息则更让我的忧虑更加加深,随着英德两国的全面战争动员性质的演习的结束,世界的局势似乎又好转了起来,仿佛双方的一系列对冲动作只是为了试探一下对方的反应一样。
战争并没有真正打响。
但是德国在这渐渐和缓的势态下,又下了一步惊人的棋。
前一系列的军事准备动作,有一个大国几乎被忽略了,那就是土耳其。他们似乎衰弱的可以,即管在东方胜利完成了对波斯的反击,但是在前段时间席卷全球的战争浪潮中,他们除了战备之外,几乎就是一副挨打的姿态。
原困似乎在于他们的身后,还没有明确地站着一个强者。
如今,这个强者来了。
对于德国来说,一系列的应对动作,全部都局限于欧洲部份,面对英国在中东阿拉伯地区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举动,他们没有丝毫作为。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德国之前在这个地区的所有努力,将全部化为泡影。
可能是基于这个原因,德国人开始在这里再玩一次火。
第二六一章尊严与荣耀
“为了能够让全世界的穆斯林更为方便的去往圣地麦加朝圣,帝国决定修建一条通往麦加的铁路,起点是大马士革。”奥斯曼土耳其的这个决定,被政府宣布了出来,仪式上的德国工程代表让人嗅到了这份看起来正常不过,只与宗教有关的决定,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政治气味。
这条串连起土耳其帝国与汉志首府麦地那的铁路,总长度超过了一千三百公里,并在土耳其方面宣布的远景规划中,这条铁路最终将南沿到也门的萨那,而北部则与巴格达铁路相连。
总工程费用预算为三百万土耳其磅,其中官方拨款二百万磅,另外一百万磅由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募集而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开始抓紧他们如今仍然控制着的广阔的阿拉伯地区。与他们为敌的,正是大英帝国。
为了利益和尊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通过这一举动,正式投入德国的怀抱,如今所欠缺的,只是一纸合约了。与其说是奥斯曼土耳其自愿投入德国人的怀抱,倒还不如说是在他们对于英国的利用价值消失殆尽后,被英国人推向了德国的阵营。
国际政治便是如此,只有用脚趾思考的愚夫才会相信政客们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语。口号只是一种廉价的付出而已。
一方面由于俄罗斯的势力已经被割弱的差不多了,一方面英国也需要在这里扩大势力以应付德国人的攻势,所以,英国放弃了曾经用来遏制俄国人西南方向的发展企图的土耳其。
那么中国呢曾经是用来遏制俄罗斯东向图谋地那枚棋子,何时会被弃子
没有人能确切知道英国人如今对于中国的准确的态度,随着中国地发展已经脱离了他们预想的轨道呈现出一种独立思考的迹象后。他们是要将这个曾经的盟友像土耳其那样推向德国的体抱,还是继续用这枚棋子来发挥遏制另一个敌手德意志帝国太平洋舰队的作用
但是这只棋子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正是影响决策地死结所在。
长期以来。这盘棋只有一个长胜将军,或者说只有一个操盘手,如今他们正要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一个不好就有可能跌下神坛,坠入万劫不复地深渊。
目前的形势下,只有一点没有任何错处,就是德国的太平洋舰队必须完蛋。否则随着巴格达铁路。汉志铁路的兴建,万一新加坡落入德国之手。北方地俄国再出什么问题的话,勾勒出来的包含着印度的巨大三角将会有极大机会落入德国人的势力范围去。
所以,到了下半年,南半球即将进入夏天地时候。我疑惑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10月7日,英国才面正式向世界宣布,英国海军部正谋求荷兰方面许可,海军方面出于军事方面的理由,希望可以以合适的价格向荷兰方面租借槟港的使用权。
槟港位于新加坡东南方向约四百公里处的邦加岛上。直线距离与新加坡到德国人所占据的坤甸港地距离相同。但槟港距坤甸港的距离却要短一些,大约在二百五十公里左方,三点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形状。这是一个令人好奇的决定,在拥有新加坡的情况下,英国方面根本没有再租借槟港的需要,而且在南太地区的海军实力要弱于德方,更加不应该再分兵去槟港。唯一的解释也许是防止德国方面占据这个港口的抢先步骤。
英国一个正式的代表团在新闻发布会前已经启程前往荷兰,但是很显然时间上出了什么问题。在代表闭尚未抵达荷兰开始正式接触之前,海军部不适当的泄漏了己方的目的。无论从军事还是商业上考虑,这都是欠妥当的。
英国方面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匆匆的又发布声明否认己方的这个意图,并且将发言人匆匆解雇。
这是10月上旬唯一的一个有意思的新闻点了。荷兰方面在有备之下,做好了与英国谈判的准备,却不料英国方面只肯开除每年五万英镑的价码,双方的讨价还价在阿姆斯特丹就此展开,并一直持续到了快到10月底的时候。
这件事情的热度便很快的降了下去,英国人显然缺乏诚意。荷兰方面在热了一阵之后,不悦的将热情降低了几度。甚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