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门口,他叩响了门上的铜环。
偏门打开,门房的下人一看是杜风,立刻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的:“杜大人来了,小的这就给您通秉去。”他们已经大概的知道了一点儿杜风快要跟李小语成亲的事情,这就是未来的姑爷啊,自然想要讨好。
杜风点点头,任那人去了。心里却在想,怕是李德裕不见的就会让我进去吧
果然,没等一会儿,那个下人又回来了,打开了偏门,满脸的郁闷。他心说自己招谁惹谁了这头杜风来了,他去通秉,却被李德裕好一通训斥,回头还说不见,搞得他灰头土脸的。
这边看到了杜风,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总不能说老爷不肯见他吧
杜风笑了笑:“可是你家老爷不愿见我,让你说他不在府上”
下人一听,心说好吧,这杜风是怎么知道的不由自主的就点了点头。
“你家老爷在书房么我直接进去找他。”
下人赶忙拦住,杜风又说:“没事儿,你不用管了,我包你没事就是。”
这么说了,下人也不好再阻拦了,再拦着就有点儿不懂事了。便也任由杜风走了进去。
到了书房门口,杜风轻轻敲响了房门,里边传出一个极度不爽的声音:“不是跟你们说了不要再来打搅我么”
杜风一笑,高声说到:“岳父大人,是小婿前来拜访。”
李德裕一听,心说好家伙,你小子送上门来了。门外头那个家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说了不见么怎么还是让他进来了
但是没办法,杜风都到了门口了,也不能说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吧于是便很有些尴尬的说了一句:“进来吧”
杜风一进去,先是给李德裕施了一礼:“岳父大人,还在为朝上的事情气着呢”
李德裕眼睛一翻,心说可不是还为那事儿气着么你这小子,撺掇着我去跟皇上上表,还说这是皇上的意思。可是跟李宗闵吵起来的时候,皇上的态度我没看出来也就罢了,你小子跑哪儿去了居然一点儿不帮着我说话你还岳父小婿的,他,想娶我家女儿没门
这于是乎话里就有点儿怨气了:“哟,是杜大人啊,什么岳父小婿的,不敢不敢”
杜风一听,笑了,这李德裕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这玩意儿能拿来赌气么你有本事不把李小语嫁给我试试,回头李昂一个不爽,心说你这么不给面子,直接又给你流放出京了。
“岳父大人这是怎么了谁给你受气了”
李德裕一听,差点儿没气晕过去,心说你还跑来问我谁给我气受了可不是你小子给我受的么
于是这鼻子里哼了一声,也不说话,也不让杜风坐,就这么黑着脸。
杜风一看,也懒得跟他计较,就自己找了张椅子坐下了。李德裕那儿一看,心说你小子倒是自来熟,谁让你坐了你就坐下了,这心里就更不爽了。
“岳父大人是在为早晨朝上的事情生气吧听完小婿的话,您再生气,小婿立刻转身掉头就走,从此以后不跟您打照面,您看如何”
李德裕心说算你小子识相,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啊,你小子转身掉头就走没那么便宜,你小子要是不给我把这事儿说清楚了,你还想走反正你得把我这口气给我捋顺了再说
杜风看看李德裕还是没反应,就自己走到门口,虎着脸对着外头说了一句:“你们怎么搞得,看到我来了也不给上茶”
这李德裕心里那叫一个气哟,心说好吧你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外头的下人也委屈,心说我招谁惹谁了老爷不让上茶我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我给你就上茶啊
第二卷小试牛刀第一百六十章忽悠,大忽悠
杜风其实也不是就为了喝茶,主要是在想着该如何忽悠李德裕
等到他看到门外的下人颠不颠的跑去倒茶了之后,杜风心里也就想好了该如何跟李德裕说。
“岳父大人,您前不久说的找人问一个良辰吉日,让小婿和小语完婚,不知道日子订了没有”
李德裕看着杜风,心说这个家伙还真是脸皮厚到无以复加啊,难道他不知道我为了早晨在朝上的事情还在生气么现在居然还好意思跟我提什么婚事。但是这毕竟是皇上给提得亲,李德裕倒是也不敢说就这么不把李小语嫁给杜风了,但是杜风在这样的时候还敢提什么所谓婚期,这不是存心找不自在么
所以李德裕也就是很郁闷的瞪了杜风一眼:“婚期啊我问过了,人家说是最近三五年内都没有适合成亲的日子”
杜风心里笑得差点儿肠子打结了,心说李德裕还挺有趣,三五年内没有适合的日子,难道他打算让自己女儿做个老姑娘么
心里是在笑着,脸上也不好露出来,只能说到:“岳父大人,早晨的事情,小婿是的确是不方便开口啊您想想,你们都是朝臣,议论朝政是应该的。可是我呢我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的责任是监察官员有无违法乱纪,按理说我是不该干涉朝政的。这一点还希望岳父大人体谅”
李德裕着急的回答:“前几天,似乎是你自己跟我说会站出来支持我地吧又说这是皇上自己的意思。可是。从今儿皇上的表现,我还真的没办法看出皇上究竟是个什么态度。你这不是拿我当过河卒子么”
杜风听到这话,心说李德裕原来最大的气是在这儿呢觉得自己被杜风耍了,倒不是完全因为简单的杜风没有支持他。最主要的是杜风的前后不一,很简单,杜风虽然身为御史中丞,按说的确不该干预朝政,可是他至少可以在朝上摆出一个态度来,比如说很有倾向性的去假意劝解一下两拨人地争吵,这样绝大多数人就该明白杜风的态度了。也就说不定会一起支持李德裕。
大多数人都很清楚,杜风地态度不重要。他的倾向也不重要,重要地是杜风的态度很可能就代表了皇上的态度。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臣子的意见是看皇上的脸色,这也就跟杜风之前对裴度说的话一致了,这帮臣子里,绝大多数都是顺臣。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