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1 / 2)

壮的列队恭迎李鸿章登岸。他坐上轿子,由四名水手抬下了船,登上美国人准备好的马车,新任的助理国务卿刘易斯与他相伴而坐,这一切都表示了美国官方对李鸿章的隆重欢迎。

马车经过繁华的百老汇大街,所有的人都欢声雷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们也聚集起来热情欢呼,交易所楼顶挂起了最高规格的欢迎规制,四面旗帜在空中迎风飘扬。路两侧的高楼林立,互利保险公司,邮电局大楼等等,每一层楼都是人头攒动,纽约人民也非常的欢迎他这位贵宾。也许是听说了有发财机会的缘故,纽约的人们似乎并不像加州那样,对李鸿章来访前的那番讲话太过重视。

纽约第五大道饭店,美国政府的欢迎国宴在此举办,国宴由国务卿杜勒斯主持,政府高级官员、商界名流、银行家、金融专家悉数到场。随行的山西票号十大家掌柜子们像土老冒似的东张西望,这引起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执行董事史蒂芬的嘲笑,他对身旁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说:“英明的中国皇帝为什么会派来这几个糟老头子,看样子他们个个都像中国私塾里的老学究。哈哈”

“史蒂芬先生,我要提醒你一句,这十个中国人手里掌握着古老国家五分之一的财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愿意,可以把整座纽约城都买下”洛克菲勒一本正经的说道。

“真的吗”史蒂芬再也不敢小瞧这些人,反而想找机会和他们套套近乎。

在欢迎宴会上,李鸿章表示了对美国的金融业和经济制度的仰慕,并且对股票表现出了十分的兴趣,麦金莱总统甚至饶有兴趣的向他讲解起这种对经济发展极有益处的制度来,其他的种种。譬如教育,矿业,民间电讯,钢铁,铁路等行业,李鸿章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特别是矿业,这个行业如今在中国格外的重要。美国人渐渐的从李鸿章的描绘中,看见了一个商机蓬勃的中国,那里有钱赚。哪里就是友善之地,这才是利益流真正的追逐方向。

追逐利益的美国人自然对这方面比较敏感,像付出献金出席晚宴的银行家摩根就当场表示他的财团愿意认购五百万美元的大清帝国国家债券,而其他的富翁们也都对到中国投资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盛宣怀忙的不亦乐乎,一次欢迎宴会就让帝国投资银行达成了十几项重要的合作意向,休斯顿工业城建设,美国加州矿山开采,大西洋石油开发,奥尔良铁路营运计划等等,都是堪称美国对外经济合作项目的大手笔。

盛宣怀想起了临行之前皇上对自己说的话:“朕给你两千万银子,你要想办法把这些钱都投资到美国基础建设项目上,现在咱们先把鱼苗撒下去,等到收网的时候,一定能把你的船舱填满。还有更重要的一层,这些项目是美国人的经济命脉,他们正急需外部资金的支持,将来这些命脉一旦被咱们掌握了,朕随便说出一句话都能够引起白宫地震。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啊。”

此章节以修改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百一十八章金融帝国

当然,美国人在商业利益上一向比较敏感,他们在对中国代表团欢迎的同时,对中国人积极认购美国有价债券等行为持谨慎态度。

李鸿章的访问将持续十五天之久,在这十五天里他率领的代表团为关绪清交出了一个完美的答卷。虽然有国力在背后的支撑,但是李鸿章的老政治家的超卓风采和威望,也是居功至伟的。

美国的银行业,矿业均有意进军中国,李鸿章也会见了不少这方面的人士,譬如摩根先生等人,在中国由于传统的因素,外国企业如果在朝中没有高官做背景,生意也很难做得好,如今趁此机会在美国给李鸿章留下良好印象或是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这对于这些资本家们很重要,盛宣怀和闫世铭在与金融界、证券业知名人士广泛接触后,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结合才会广生财富。

中国代表团的美国之行超额完成了任务,李鸿章带着他的代表团载誉归来,关绪清每天都通过报纸关注着李鸿章等人的美国之行,对于美国人给予的超乎寻常的欢迎,他心里早就有数。中美双方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军事上的冲突更是无从谈起,美国人犯不着跟这样的强势崛起的国家不做朋友而做敌人。还是那句话,没有人天性喜欢打仗,除非你侵犯了他的利益。

关绪清着急刚刚回国的盛宣怀和闫世铭,立刻着手筹备货币改革的事宜,这是他在帝国金融改革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他短期计划是在年内实现纸币的大规模流通,用纸币最终代替传统的银元和铜板。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改革的阻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传统观念很难接受纸币。

关绪清手里拿着一张印着富兰克林头像的百元美钞,淡淡地说道:“与阻力相比,纸币化以后的益处还是大得多的。朕决定年底帝国银行就大规模发行纸币,取代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铜板。”

“美国人的币制,以及银行的新式经营方法,贷款的放出,吸储,金融的流通,甚至股票这些东西和目前国内实行的完全不同,运作起来恐怕会有难度。”盛宣怀谨慎的说道。

“人家的东西都摆在那了,谁都可以去看,关键是如何消化吸收。国内现行的银本位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所以一定要消除。纸币化不能一蹴而就,在最近几个月可以逐步向市场投放纸币,慢慢加大发行量,老百姓也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帝国储蓄银行不能只把目光盯在老百姓手里的那点儿闲钱上,也可以考虑吸收民间资本,比如可以让山西票号的老西们,还有胡雪岩为首的徽商到帝国银行入股,这样咱们的资本金不就一下子膨胀起来了吗”看来关绪清对这个问题早就做过深入思考。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如果说原来盛宣怀还被资金问题搞得一头雾水的话,现在被关绪清的一番话打开了思路。不过马上又生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他们会同意入股吗”

“他们把钱放在国家的银行里,每年只是安安稳稳的吃分红,这样的好事如果还不愿意做,那他们就不是精明的商人。”

“皇上圣明,臣等立即着手办理此事。”盛宣怀脸上现出了少有的兴奋之情,他觉得自己施展抱负的时刻终于来了。

“杏荪盛宣怀的字,朕问你,世界上最赚钱、风险也最大的事是什么吗”

盛宣怀想了一会儿摇摇头说:“臣愚钝,不知道皇上指的是什么。”

“战争。战争也是一种投资,打仗需要大批大批的银子投下去,就像做生意一样,打赢了战争,就能从对手那里成几倍的赚回来,这是收益最高、风险最大、收效最快的一种投资方式。所以朕要你通过一系列金融改革,为国家募集大笔的战争费用,现在的战争打得不是军事实力,打得是钱,知道吗”

“臣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要打大杖了”说完这句话,盛宣怀发现皇上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像这种国家大事自己是不应该多问的。

“将来一旦战争打响,朕会叫远东股份公司给战争投上五百万元的保额,朕要和欧美列强豪赌一把。”关绪清把手中的美钞攥成了一团。

“杏荪,如今你为朕掌握着帝国储蓄银行和帝国投资银行,你要把这两个银行磨砺成帝国经济的两个拳头,随时准备把我们敌人的经济秩序打垮。”

“喳。”

刚刚被任命为帝国总参谋部军情局局长的赵秉钧,突然出现在关绪清面前,令皇上有些惊讶和气氛。“你的谍报训练工作都完成了吗”关绪清的话语里带着对赵秉钧的不满。

“三期的培训任务都已经完成,奴才未经召见就贸然回京,实在是有重要军情不得不向皇上禀报。”赵秉钧一双狐眼偷偷瞟向皇上。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发电报还不成,非让你这个局长亲自回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