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现怎么样也没有本事与崇祯这个大明的皇帝坐一桌上。
特别是陈玉娴,她以前是实实在在的大明百姓,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老百姓,那个时候,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够有机会与大明的最高统治者坐一张桌子参加宴会,虽然现在的崇祯皇帝是她们面前是个失败者,但真要论起来,这一次也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只是她们不知道,她们这时的快乐可是建立在崇祯皇帝的痛苦上的,这是的崇祯皇帝心中的屈辱,便是黄河之水也清洗不干净。
双方第二天的谈判虽然不是很激烈,但双方的分歧却是很大的,这时只是刚刚开始谈判,双方的条件自然是开的高高的,谁也不会一次性把底牌亮出来,这样一来,却是注定了要浪费时间,而就在双方谈判的时候,李岩带领的大军已经攻占了四川,与李定国带领的大军开始夹击西藏,这时的青海,新疆之地已经被李定国扫平,两支军队高达三十万的士兵本来想要扫平西藏不是什么难事,不过高原气候给李岩和李定国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李岩与李定国都是这个时代最有军事才能的人,对于他们两个人所带领的军队,唐同到是很放心,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吃败仗,而陈子龙也带着一支军队慢慢的蚕食着湖北和安徽以及江苏的北方,陈子龙这个人在军事才能上不如李岩与李定国,不过这些年来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一员名将了,在郑成功的海军配合下,陈子龙一路所向却是无人可以抵挡。
唐同手下的这些军队如此的扩张,崇祯皇帝也是知道的,只不过这个时代传递消息的手段太慢,等崇祯皇帝知道哪个地方又落入了唐同的手中时,往往已经是几天十几后,眼看着大明的天下被唐同不断的蚕食着,而那些大明各地的官员绝大多数的都是投降了唐同了事,崇祯皇帝的心中也很着急,他的手中还一支战斗力还算可以的军队,那就是由洪承畴所掌握的关宁铁骑,这支关宁铁骑加上其他聚集在京城与山海关之间的军队总共有二十几万,但他们要拱卫京城的安全,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敢用这支军队与唐同他们开战。
崇祯皇帝也知道唐同的手下不断的攻城掠地,这是在给他崇祯制造军事上的压力,是要逼他崇祯皇帝妥协,在心里愤怒的同时,崇祯皇帝越发的告诫自己要冷静,不能如了对方的心意,不能让朱家的大明江山就这样葬送在了自己的手中,但一个一个的坏消息不断的传来,让崇祯皇帝的心中一边是坐卧不安,一边是渐渐失去了镇定。
崇祯皇帝不想答应唐同的条件,可是又不知道如何能解开眼前的困境,后面的谈判,崇祯皇帝再也没了心思,就在崇祯皇帝想要向唐同妥协之时,一个人出现在崇祯的面前。
正文第一百七七章崇祯皇帝下t
出现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叫周奎,是皇后周玉凤的父亲,周奎与唐家商队打的交道不是一天二天的了,近十年的时间来,周奎,田弘遇,张国纪这三个皇亲国戚与唐家商队在很多生意上都有合作,近几年来,随着唐同的势力越来越大,那生意上的合作更是越来越多了,虽然周奎没有田弘遇那样完全倒向了唐同,但在李自成,张献忠的势力灭亡后,任谁都知道下一个要灭亡的就是大明了,尽管还有很多的人不相信,但周奎知道唐同手下的势力大致如何,所以周奎也相信,下一个要灭亡的,必定是大明。
为了自己的家族在以后的改朝换代中不至于完蛋,周奎也开始想着如何与唐家能够更进一步的搞好关系,虽然这人是个极及贪婪的家伙,但不能不说,在审时度势上,这周奎还是有一些眼光的,崇祯皇帝亲自来沧州谈判,这周奎便在京城之中上跳下蹿的四处活动,为自己周家以后的日子忙碌着,与田弘遇,张国纪结成团伙,与唐家商队在京城之中的秘密人员频繁接触,希望能与唐同直接拉上一条关系,最后让周奎想到了一个主意。
周奎说动了自己的女儿周皇后,建议周皇后为了大明的江山,把长平公主配给唐同,长平公主不是周皇后的亲生女儿,她的母亲去世的早,后来是周皇后把她带大的,并且把出身的名份定在周皇后的名下,也就是说,长平公主在身份上来说,是属于周皇后名下的嫡长女,而周奎便也算是长平公主的外公了。
周皇后是个很贤良的女人,心中也一心想着为崇祯皇帝分担忧愁,大明到了如今的地步,她也是很清楚的,虽然她不赞同用女儿长平公主的幸福来换取大明的一线生机,但为了大明,为了崇祯皇帝,周皇后最后还是去征求了一下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的意见。
其实这个意见的征求是多余的,长平公主是个孝顺的女孩子,她的心中也同样想着要为自己的父皇母后为忧,另外象她这种生于皇家的女孩子,又哪里能够有自己的意见,在周皇后的叹息声中,得了信的周奎便想趁着双方的谈判还没有结束时,把这一桩姻缘给促成了。
这件姻缘若是促成了,能得到最大好处的并不是周奎,而是大明的朝庭,一旦唐同答应下来,对于大明的夺夺攻势也必定会缓了下来,所以崇祯皇帝在见到周奎后,从这位国丈的话语中,有些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也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尽管这一线希望很渺茫,但也总算是一线希望来着,不过崇祯皇帝在思虑一阵之后,却又谓然长叹。
大明立国以来,便有不许和亲的祖训,大汉虽强,却是靠着女人和亲来换得一时的太平的,隋唐虽盛,却是留下了让女人和亲的诟病,大明二百多年来在强盛上虽然不如汉唐,但在对待外虏上却是最坚定的,以崇祯皇帝这样的个性,中是另可身死也会去和亲的,如果不是唐同没有立国,如果唐同不是汉人,崇祯皇帝是连考虑一下都不会的。
周奎看的出崇祯皇帝的心中有些意动,毕竟在这种走投无路之下,这也是一种能够拖延一下大明气数的手段,察颜观色的周奎明白崇祯皇帝心中所顾虑的,当下微微笑道:“皇上,曾听公主殿下所言,那个唐惊虽然灭国无数,但心中却是一直紧记着自己是个大明子民的,上一次公主殿下出使那海外之处时,唐家一家上下对公主殿下还是很恭敬的,那唐惊以前是皇上手下的臣子,即便到了如今,他也没有立国称号,想来心中也还是有着心怀故土的心思,不比以前的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反贼,也不似以前的皇太极这种建奴之辈,皇上您若是这般试探一下,也许可以明白这人心中真正的心思。”
“你是说,朕以驸马之位相召”崇祯皇帝的眼中微微跳起一丝希望,他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若是唐同肯承认这个驸马之名,崇祯皇帝还就真愿意招了这个驸马。
“是的,皇上,若是对方真的愿意承认这个驸马之名,那也可以说明对方的心中还是有大明这个朝庭在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双方目前的这种刀兵相向。”周奎心中的打的算盘却不是这样,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与唐同攀上亲家,至于唐同是不是在结了亲之后还要灭了大明,则不是周奎所关心的,周奎所要的,是要有一个投靠唐同的名正言顺的借口与机会,同时,有了这一层亲戚的关系,周家在投靠唐同后,周奎相信,唐同也不会太亏待了周家,虽然这个长平公主不是他周奎有亲外孙女,但把一个大明公主身份的女子献给唐同,怎么样的说起来,那也是一样很大的见面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