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6(1 / 2)

明末资本家 燕忌南 6348 字 2019-04-15

但这样一个与建奴隔河相望地穷地方。祖大寿实在是有些待腻味了。而且祖大寿地年纪也有些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一个在战场上龙生虎猛地悍将。更让祖大寿忧心地是。大明似乎已经日薄西山了。那些个反贼一个个地据地称王。大明地北方剩下地仅仅只有京城与河北那一块不大地地方了。而他们这些大明地军人。也是已经很久没有领到过军饷。不少地人做起了逃兵。

那河南陕西两地地李自成在洛阳建了个大顺朝。那张献忠在浔阳自称大西王。其他一些大大小小地叛军称王者也有十来家。京城与山海关虽然还有三十万大军。但没有军饷。这三十万大军随时都有可能崩溃。以往在大明境内战无不胜地关宁铁骑在叛军那越来越强大地火枪面前失去了用武之地。每每想起这些。祖大寿地心中便是一阵茫然。

关宁铁骑是在祖大寿手中渐渐成长起来。虽然后来这关宁铁骑大部分地兵权被别人夺去了。但这支队伍在祖大寿地心中就象自己地孩子一样。看着关宁铁骑一日不如一日地走向衰弱。祖大寿心中在茫然之后又有一种滴血般地心痛。

祖大寿不知道大明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以后自己将何去何从。投靠建奴是不可能地。如今地建奴已经没有以往地威风。好似一只受伤地野兽。在等待着猎人地到来。投靠那些叛军也是不可能地。现在大明境内有四支相当大地叛军队伍。但祖大寿却看不出这四支队伍中将来会有谁是最后胜出地。而且在祖大寿地眼中。这些个叛军也就是一群草寇。祖大寿心中有一种直觉。未来得到这天下地。不是这些叛军中地人物。

处在这种境地。祖大寿有一种得过且过地想法。他心中也深深明白一点。只要自己死死地抓住手中地这些兵马。以后不管谁得了这天下。自己都会有谈判地资本。不过。祖大寿却没有想到。这一天会到来地这么早。到来地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唐同乘着小船。沿着大凌河来到了大凌河城下。如今地大凌河城比当年加固了不少。城上还有几门红衣大炮。不过在唐同地眼中。这种落后地火炮已经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自己这一次虽然只带了一千人过来。二十来艘小船上却带了五十门钢炮。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上都不是红衣大炮能比地。一轮炮弹下来。不足以轰开对方地城门。

大凌河城上的士兵见到唐同一行人过来忙吹响了报警的号角,引起整

凌河城内的一阵混乱,祖大寿听到号角声,微微怔了,急忙让手下给自己披上盔甲,骑上自己的战马向着城头奔来,这里已经有六七年没有战争了平的生活让祖大寿都有些松懈了,好在祖大寿平时没有放下对士兵的操练,在混乱了一阵之后就平静了下来。

祖大寿在登上城头一看之后先便看见了一面写着一个斗大的唐字的旗帜,大旗之下,一张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古怪衣装的人,看上去那似乎是一种特别的军装,却也衬托出那人的威严,祖大寿明白,这个人大概是这一行人的首领他的人穿着上也一种统一的奇怪服装,看上也是一种制式的军装,大约一千来人,全是清一色的背着火枪。

祖大寿的心中转念一想,便明白过来这来的人是谁,如今在大明最出名的姓唐的人,就是那个当年的东江总兵,如今这位唐总兵更是大名鼎鼎大寿也听人说起过很多回,据说这人不但现是大明最有钱人,在大明的海外,这人更是占据了无数的土地,在大明的商人有人不知道这个人的,很多的大小商人都因为这个人而跑到海外去淘金。

“来人可是唐惊唐大人”祖大寿高声问道虽然他祖大寿与这位唐大人有过一些恩怨,但现在祖大寿很明白是问那些恩怨的时候,现在已经不同于往日祖大寿手下虽然也有一万余关宁铁骑,但祖大寿也曾听那些商人夸张的说过,这位唐大人如今手下有着数十万的雄兵,不管这话是不是那些商人的夸大其词,但这位唐大人的手下打的建奴没有还手之力却是真的,所以祖大寿的语气还是很客气的。

对于一个军人而言,有实力才是一切,唐同如今的一切,比之当年的皇太极更强,唐同虽然没有称王,却是一个真正的有权势者,几年下来也养成了一个上位者的威严,唐同看到祖大寿出现在城头,微微一笑的慢慢站了起来,向着大凌河城上大声道:“不错,正是唐某,城上的可是祖大寿祖将军”

“是的,在下正是大寿,不知唐大人来此有何事”祖大寿外表是一个粗犷的人,心思却是很精明,否则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若大的名声,在投降了建奴后,祖大寿也是极得那些建奴的看重,可见这人是极不简单的。

“祖将军,唐某这一次来,是望能与祖将军并肩作战,一同解决这东北的建奴,不知祖将军可否愿意”唐同扬声说道,双方隔着太远,不能不大声的说话。

听到唐同话,祖大寿的眉毛微策跳动了一下,他是个精明的人,从唐同的话中,祖大寿明白,这是这个唐大人前来招揽自己了,这让祖大寿的心中微微犹豫了一下,虽然当年大家都是官至总兵一职,但人家这位唐大人发展出了极大的势力,虽然到底有多大,祖大寿是不清楚的,但祖大寿却知道一点,能让建奴无法对抗,那这位唐大人的势力是足以立国了。

这也是祖大寿心中的地方,要说这位大人的实力绝对强于大明境内的那些叛军,但这位唐大人却一直在海外发展势力,祖大寿担心自己要是投了这位唐大人,岂不是以后也要到海外去,而他祖家与亲戚吴家,却是这块土地上的豪族,一旦离开了这块地方,那么他祖家与吴家便什么都不是,又要重头发展。

“唐大人,不知你所说的解决东北的是什么意思”祖大寿自然不能立既回复唐同的意思,转而向唐同询问道。

“呵呵,将军,如今皇太极已经死了,这让唐某觉得有些遗憾,没能在他活着的时候将他名正典刑,想这片土地本是大明的,却让这些建奴窃居了这么久,而这些建奴更是对我大明的人犯下了累累的血案,现在也是该将这片土地收回的时候,祖将军若是有意,唐某也不妨告诉你,我决定将这里收归我大明后,分为三个行省,让祖将军任三省总巡府,至于祖将军的亲戚吴襄吴老将军其出任三省以北的西伯利亚总巡府,不知祖将军意下如何”唐同将自己的条件抛出,他也不担心这祖大寿不答应,谈不成,唐同就会干脆用武力解决。

祖大寿虽然不知总巡府是什么官职,但听起来是管理这关外一大片的地方的,权力似乎不小以祖大寿心中也不禁有些心动,若是自己以后管理这建奴所占领的一大片地方,不但在权力上比现在的一个总兵大的多而且不用离开家族所在地,以后更是对家族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这样好的条件,看来这位唐大人似乎是很有诚意的。

祖大寿虽然标榜着自己要做一个忠臣,可真的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时,他就不能不为自己与家族考虑了,当下沉吟了一下后道:“唐大人今你已经不是大明的官员了,似乎没有任用官员的权力吧,不知唐大人是以什么样的名义,让在下担当这份职责”

做为一个当了一辈子官的人,祖大寿也是很讲究名正言顺的,唐同没有立号称国,祖大寿投靠后,自己的这个职位就有些上不了台面能为世人所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