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1 / 2)

明末资本家 燕忌南 6128 字 2019-04-15

手上不但沾满了南洋人与倭人的血,也沾了不少汉人的血,在历史上的殖民者中算是罪大恶极,不过对于荷兰人来说却是一个名垂史册的人物。

雷约兹领导下的荷兰在印度洋的殖民舰队,一直以来与唐同他们可说是仇怨极深,虽然一度迫于压力,荷兰人与唐同签订了和平条约,但也只是为了寻找时机,本来荷兰人与英国也是处于对立面的敌人的,但因为唐同这股势力的崛起,让英国人与荷兰人变的同病相怜了起来,两国的殖民利益都是被唐同严重的侵害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放下以前的成见,为了这时共同的利益而携手,并把印度莫卧尔王朝拉了进来。

这一次,雷约兹是决心要狠狠的回击唐同他们一次,尽起了十艘战舰与三千人马,与英国的十一艘战舰,三千余人马,联合偷袭郑和新州城,至于莫卧尔王朝的数万兵力,主力由陆地上前进,只有少量的水军才随着英国人从海上出发。

雷约兹做梦也没想到会在海上遇到唐同他们,更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唐同他们的火炮这么厉害,让他们荷兰人与英国人只有挨打的份,在损失了四艘荷兰战船后,雷约兹最后的勇气也消失了,他与唐同他们作战过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是他雷约兹输的一塌糊涂,对于唐同他们,心中早就有着一种惧意,在这一刻最终爆发了出来。

雷约兹嘶吼着让手下撤出战场,心中发誓着以后再也不与这群大明人作战了,这不是在战斗,而是在被对方屠杀,是赤裸裸的屠杀。

张天水在望远镜看到敌方的舰队中出现了第二批逃跑的的队伍,眼中露出了一丝讥笑,放下望远镜后向手下发出了新的命令。

正文第一百三九章印度殖民公司五

“想逃走么,你们这群西洋猪,老子没去惹你们,你们竟然先来找死,那也怪不得老子残忍了。”张天水其实是个有些学问的人,只是在军营中待了几年后,说话也变的粗鲁了。

唐家学校中的思想教育是奉行扩张主义的,从唐家学校中毕业出来的人,大多数都是好战份子,这是一个殖民的时代,如果不好战而奉行保守主义,那么就会在这个时代失去发展的机会,这种大道理唐同不是很懂,他只是本能的觉得要让手下的人勇于进取和开拓。

好战的张天水在这占尽上风的时候,哪里会忘记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指挥手下调转船头开始追杀对方,这其中最后才逃跑的英国舰队成了张天水他们的主要目标,剩下的几艘战舰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被张天水的五艘战舰给轰沉了,不过这样一来,印度人与荷兰人却是逃的远了,张天水因为要护卫着唐同的安全,只能放弃追杀,转而把那些落入海中没死的人打捞了上来,其中正有英国的少将查尔逊。

经过审问之后,唐同才得知了英国人联合荷兰人是准备偷袭郑和新州城的,并非是专门来对付自己,只是很不巧的相遇了,见不是自己想象的有内奸,唐同微微松了口气,至于英国人他们想攻打郑和新州城,唐同却不担心,在这里集合了三千正规军,六千协从军,并且拥有大量从战舰上淘汰下来地西洋炮,绝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唐同以前拥有的火炮太多,一部分卖给了那些海商,但大部分的却没有销路,因为唐同是不会轻易地把这种火炮卖给那些被殖民的国家的,另一方面,随着唐同的势力越来越大,南洋到大明之间的海面上已经非常的安全了,海盗不是被清剿一空,就是离开了这一带地海面,使得那些海商没必要给自己的船队装备那么多的火炮了,所以随着淘汰下来地落后火炮越来越多,唐同只能把这些火炮用于城防上。

唐同一行人押着几百俘虏来到了在印度的租界郑和新州城,负责这个租界的是许仁,职务名原本叫沿用西洋人的叫总督,但后来有些官迷地胡蒙斐给唐同提了个建议,改成了总巡府,有鼎足之势儿大明知府的那个意思,于是,许仁,赵亚朋,张一横,黑皮,刘亦名,唐朝三,岳阳这些人的兵权被收了后,就成了各地的总巡府,算起来也是一方的封疆大吏,虽然唐同没有立国,这些人的官职也没有定品,但那权力却是很大地,这些人自然也是很乐意的,现在唯一地就是希望唐同能够称王立国,那他们就是开国的元勋了。

许仁得知唐同过来后,安排了隆重地迎接仪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郑和新州城已经有了一定地规模,成为大明商人的物资中转基地,胆大的大明商人以此为跳板,将商品运往欧洲,这一部分的商人一般也是跟随着唐家的商队或者郑家的商队前往欧洲的。

胆小的大明商人则将大明的商品动到这里后便出售,因为过了这个地方就是唐家的势力之外了,有些不安全,反正商品在这里出售也是很大的暴利,大部分的大明商人是不会再往欧洲去冒险的,一来路途遥远风险太大,二来,这一来一往的,在时间上来算,两者的利润相差不大,这些商人为郑和新州城带来了巨大的税收,也带来了大量大明的人口。

唐同询问一些郑和新州城的发展情况后,对许仁的工作成绩赞赏了一番,那印度莫卧尔王朝的陆地军队在得知海上联军战败后,便迅速的退军了,但对于他们的行为,唐同却没有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们,先是派出了使者前往,与英国,荷兰,莫卧尔三方势力索赔战争赔偿,英国与荷兰在海战大败后,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对于他们在印度这里的殖民活动很不利,唐同暂时不想与英国和荷兰全面开战,所以索赔款很少,英国很快用三十万两银子将查尔逊等俘虏赎回,而荷兰也用二十万两银子赎回了属于他们的俘虏。

对于莫卧尔王朝的战争索赔却是高达一千万两的巨额数目,在这个时代,一千万两银子的数目可是一个吓死人的数目,如果说大明集全国之力能拿出一亿两银子的话,那么印度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一千万两银子的,不过唐同对于印度的经济并不清楚,这纯粹是想当然的狮子大开口,想一口气把印度的银子给榨干了。

莫卧尔地那个自称世界皇帝地沙贾汉被唐同这个索赔要求气地差点儿吐血。一气之下拒绝了唐同地要求。同时向英国这些西洋国家大肆地购买军火。想要与唐同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