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1 / 2)

明末资本家 燕忌南 6509 字 2019-04-15

的经营,岂能就这么拱手让人。

唐同手下现在有一批年青的读书人做他的手下幕僚,这些人都是唐同手下那个学校出来的,唐同把这些人安排在小仓城中各个重要的职位上,虽然这种官职不在大明的朝庭体制内,但这些人本身就只忠心于唐同,可不会象那些秀才们一样不把这职位当回事,得到唐同的重视后,一个个在工作上都是很上进的,到也让唐同在管理上轻松了不少。

唐同正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批文件,见徐元化进了来,便放下笔笑道:“怎么样,郑家的人是不是不想放弃他们口中的这块肥肉。”

“大人,正如你说,郑家那是当然的不想放弃他们的利益了,这群国贼,在他们眼中,除了自己的利益还有什么,可怜这倭国的那些侨民啊,每年为他郑家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可真要有事时,想要他们郑家出头,嘿嘿,我看,还不如向老天爷祈求来的有用。”徐元化笑了两声,自己用杯子倒了一杯半热的开水后坐下。

唐同没有给自己配上秘书,虽然有亲卫,但他们都在外面站岗,唐同与几个亲近的手下也没有什么客套,这些人到了唐同的办公室,只能是自己招待自己了。

“没有永远的同盟,只有永远的利益,郑芝龙虽然前后投了不少的主子,但在世人的眼中也只不过是三姓家奴而已,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没什么好说的,他郑芝龙要是不安分,那么我是不介意把他灭了的。”唐同想到后世有关郑芝龙的记载,心想这人该叫四姓家奴才是,先是投靠荷兰人,后是受了德川幕府的官职,,再后来受了大明的招安,最后又向建奴投诚了,比人家吕布可牛多了。

“我们这个套子虽然布好了,可就怕那郑芝龙狡猾,不上这个当,到时不能一下就把他们解决了,终归是个麻烦。”徐元化慢慢的道,有些担忧的道。

唐同沉吟了一下,没有说话,这时有人在门外大声的叫了声报告,在唐同出声让那人进来后,徐元化抬头一看,来人却是柳生家族的忍者,那人向唐同报告了一个消息。

,这么多天了,还有人在评论说那引用鲁迅先生作品的事,我在这里说一下,看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一定会知道,鲁大师经典的作品中,大多数是没有宣扬共产主义或者资本主义的,更多的是揭露人世间人性的丑陋麻木的一面,这样的作品,若是改换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明朝绝对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当然,若是在满清这样的奴才时代,这样的文章受到文字狱的待遇那也是肯定的。

鲁大师是思想家革命家这是不错的,但请那些没有看过鲁迅作品的人,不要以为鲁大师是思想家革命家,就以为他的文章就一定是宣扬政治主义作品,不要忘了鲁大师首先他是一个文学家,不是一个搞政治宣传的写手,他的作品,剥去时代的背景,依旧会有他的文学上的魅力。

正文第八四章海上势力的划分续

柳生三郎在自己的家族中也培养了几个亲信,柳生大犬就是其中之一,柳生大犬是柳生三郎的堂弟,说起来关系也是很亲近的,所以在柳生三郎的推荐下,唐同让他负责在倭国这一带的情报工作。

搞情报,搞暗杀,是忍者的基本功,这柳生大犬也能力很好,很快在倭国布下了一张情报网,其中重点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德川幕府之中,这一次,更是传来了一个紧急情报。

柳生大犬将那份情报交给了唐同,这个时代,倭人中会用汉字汉语的人很多,那份情报就是直接用汉语密码本上的密码写的,不过这时候已经把密码翻译出来了,唐同打开一看,嘴角微微跳动了一下,看过后将那份情报递给了徐元化,道:“你看看,这个郑芝龙真他娘的不是东西,竟然和那个德川家光勾结在一起了。”

徐元化接过来一看,情报上写着:郑芝龙派遣了秘密使团到达了江户,与德川家光进行了秘密会晤,双方可能达成了某些协议,具体内容目前还不清楚。

“大人,你认为他们会达成了什么协议”徐元化将手中的情报放下后问道。

“那还有什么,肯定是军事上的联盟了,哼,德川家光既然也不老实,看来是想要我们打他一顿了,元化,得加快给我们手下这些倭人协从军进行洗脑才好,目前我们新招的倭人劳工有多少”唐同微微考虑了一下问道。

“目前新招的倭人是三万人,由于增加了这么多人,我们的粮食有些紧张,所以也不敢再招太多的人。”徐元化现在是唐同的重要手下,小仓城的行政工作大部分归他管理。

“那也够了,元化你得加快给这些倭人进行思想教育,要让他们对倭国的这些统治阶级产生愤恨,等张牛角他们这一次把粮食运回来后,我们就好好的教训一下那个德川家光,让他以后给我们老实点。”唐同揉了一下眉头,又对柳生大犬道:“对了,柳生君,要对这一次的有功人员重赏,你把名单报上来,我会给这些人的家属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对于柳生君你工作上的努力,我也是非常赞赏的,柳生君,希望你以后再接再厉。”

“嘿,大人,柳生大犬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柳生大犬行了个礼,对于唐同的表扬,心中很是高兴,他在原本的柳生家族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到了唐同的手下后,得到唐同的重用,心中早已经把唐同当自己的主公了。

唐同满意的打发柳生大犬离开后,又与徐元化说了一些其它的事情,叮嘱徐元化这一次与郑家的谈判,一定要尽量的拖延时间,因为只有把手下新招的人马训练好后,才能确保自己一方在以后与郑家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唐同他们在想着拖延时间,郑芝虎他们这时也在想着拖延时间,他在等着另一个出使德川幕府的郑家人传来消息,郑家在倭国经营了近二十年,眼线那也是密布的,所以唐同他们在这里所做的一些事情,可以很快的传到郑芝龙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