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投了降,一直注意着德韦特与大明军队交火的刘香,被眼前的情景吓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在他的心中,那荷兰人可是无比强大的,可这无比强大的荷兰,在大明的军队面前,只一轮排枪就死的差不多了。
刘香的冷汗涮的一下就流了下来,投降的念头很快的就在心中跳了出来,可是还不等他叫出投降的话来,他的手下队伍便已经崩溃了,一直以来,荷兰人给这些海盗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强大了,可这在他们眼中强大的荷兰人,却在这些大明军队手中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所以士气崩溃的无以伦比的快速,一些人丢了兵器投降,还有一些人则向两边的空地逃跑,这些人一跑,其他还在发愣的人也跟着逃跑,那些丢了兵器的人一见大家都跑了,在从众的心理下,也跟着逃跑,那些倭人一见,想跑,可没那么容易,一颗人头可是十两的银子啊,所以不等柳生三郎下命令,这些倭人便追杀了下去。
赵亚朋一见这乱蓬蓬的场面,眉头皱了一下之后,收押了三百还活着的荷兰人俘虏后,便向后退了一点,保护已经到手的码头上的船只,不让已经到手的东西出个意外。
唐同看到战场上的情况,也不由的摇了摇头,本来他还打算这些人投降的话,他是不会杀了了他们的,可现在这一跑,被倭人杀了,那也是他们活该,不过为了减少一点自己的银子损失,唐同还是让手下打出旗语,告诉柳生三郎尽量不要杀那些投降的人。
刘香一边随着乱军跑着,一边眼泪都要流下来,他二十几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家底,这样一战就没了,想来想去,都是因为贪心惹的祸啊。
木大郎看着前面有一个象是海盗头领的在逃跑,暗想这可是一条大鱼,狞笑一声,举着手中的刀追了上去。
正文第八十一章海上势力的划分上
一
为了个人的利益,出卖国家,出卖民族的人,从古至今总是少不了,对于刘香而言,除了他自己不可以出卖之外,其它的什么都是可以出卖的,对于这样的人,唐同是非杀不可的,既使刘香举手投降了,唐同也会杀了他。
木大郎不知道自己追上的这个海盗头子就是刘香,更不知道大明来的唐大人最喜欢杀刘香这种人,木大郎只知道,眼前的是条大鱼,说不定值很多的银子,所以吆喝着自己一伙的几个人,把这刘香包围了起来。
刘香原本是郑芝龙手下得力干将,本身可说的上是武艺精熟,但他这时心胆俱丧,十分的本事只能发挥出五六分来,见到木大郎举刀砍过来,只是用手中雁翎刀招架了一下,并没有想过要还击,而是急急忙忙的想要逃跑。
木大郎与刘香过了一招后,反弹的刀上传来的力量让他觉得自己的手腕发麻,心中也知道眼前这个大鱼是个厉害角色,当下更是拚命的招呼众人将刘香围起来。
小仓城虽然规划的面积很大,但因为下水道的统一规划建设,挖了不少的渠道,再加上外围挖的一些战壕,让这些逃跑的刘香手下难以展开自己逃命时的速度,也使得刘香混在人群中时,空有一身的本事,却只能一点一点的往前挤动,结果却是被越来越多的倭人注意到了,这个时候的倭人,因为是胜利的追击者,所以士气极高,眼中看到的都是一锭锭的银子,哪里还管得危险,一个个不要命似的杀向刘香这条大鱼。
刘香砍杀了十几个倭人后,不但这些倭人不退,反而涌上了更多的倭人过来,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普通倭人,一条命是很贱的,他们世世代代都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为了一口粮食,为了让家人吃上饭,他们根本就不怕与人拚命,更何况唐同许下了战死者,他的家人可以过上大明人一样的生活待遇的承诺,让这些倭人更是不怕死了。
如果是空旷地带,让刘香与一百个倭人厮杀的话,说不定最后胜利的还是刘香,但眼前却是人挤人的挤在了一起,根本就没有他腾挪的地方,莫说刘香这点儿本事,就是唐同这种大宗师级的高手,也会被这数不清的乱刀给剁碎了,更惨的是,一众倭人为了抢功劳,把刘香的脑袋也砍成了十几块,结果让刘香的最亲近的人也无法知道这是不是刘香的脑袋。
这一场战斗下来,刘香的手下共死了六千来人,投降成为俘虏的不到四千人,能有这么多的俘虏,主要利益于柳生家族的人,这一次倭人小队的队长们都是柳生家族的人,他们跟了唐同半年,从唐同这得到了不少的好处,生活条件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经真心的把自己当成了这位唐大人的手下,对于唐同下达的命令,执行的还是很坚决的。
这一次,倭人死了三千来人,虽然赏金加上抚恤金花了唐同一十几万两的银子荷兰人都是唐同手下杀的,不算在此列,但对于收获来说,却只是小意思。
缴获战舰三艘,红夷大炮七十二门,这可是真正的海上战舰,在这个时代,威力可大着,刘香手下遗留了大小船只四百艘,大小铜炮近三百门,还有收集起来的冷兵器近万件,可惜的是,刘香他们的财产放在他们的老窝中,那里目前是荷兰人的势力范围,唐同是拿不了的,至于那些荷兰人身上,到是有一些财产,那八百支前膛火绳枪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盘点完战场上的收入后,唐同便把赏金和抚恤金发放了下去,并宣布那战死的三千倭人的家属成为小仓城的正式公民,允许他们的子弟在小仓城中读汉书,并尽量安排这些人中有劳动能力的参加工作,唐同的这一手,立时让许多的倭人把自己当成了大明的人,也让更多的倭人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小仓城的公民。
小仓城的大胜,也让倭国那些在一旁看热闹的各蕃诸候认识到大明的实力,岛津松平一得到消息,便派出了使者向唐同祝贺,九国岛上的其他诸候也先后派了使者过来,一是祝贺唐同他们的胜利,二是来向唐同表示投靠的心意,当然,他们这样做,一是因为唐同的身份是大明的高官,在他们的眼里,一点儿也不比幕府将军的身份差,二是,怕萨摩蕃在唐同的支持下,出兵把他们这些蕃国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