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错过了读书的年纪,以后还不知能做什么呢。”那妇人叹了口气,有些担忧的道。
“别急,嫂子,我听说唐大人早就做好了安排,不但到时大家都有工上,象你家的娃子满臣,唐大人一定会给安排好的,我听那个赵百户大人说了,唐大人会把我们卫镇里的军户重新组织成一只军队,年龄在十七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听说到时军饷会给的很优厚,你家满臣的年纪不是正好吗。”那男子笑了笑,然后一脸神秘的表情,放低了声音道。
“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个赵大人真的是这般说的”那妇人睁大眼睛盯着那男子,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我骗你做什么,嫂子,等几天你就知道了,满老哥,我还有事,先走了。”那男子扬了下手,与这夫妻俩告辞离去,留下那夫妻俩在哪继续说着这事儿。
这样的事,各家里议论的内容都差不多,虽然有一部分人持着观望的态度,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羡慕着那些进了火柴厂做事的人,大家都穷怕了,当有了一份希望时,众人那穷的麻木了的心又渐渐活跃了起来。
二
火柴厂的负责人是百户岳阳,这个人有一些子头脑,年纪也较大,带兵是已经不合适了,所以唐同把他安排到火柴厂做管理,反正现在这个时代的工厂管理很简单,不似后世中要有那么多的学问,以百户岳阳的能力足以胜任,而且岳阳对于管理火柴厂也很高兴,在他看来,这唐大人第一个安排了他,是对他的信任。
这个所谓的火柴厂的工作方式是现代式的分化工序的生产方式,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虽然不能象后世的流水线作业,但众人上手却是很快的,生产出来的火柴一部分放在军营中,一部分放到了城中陈玉娴开的那家商栈中,唐同还在军户中找了几口才较好的人做推销员,亲自教了这几三天的推销课程后,便把他们打发到附近几个城市去了。
唐同给陈玉娴派了四名军士做保镖,护送她每天的来回,那沅儿则被唐同放在了那个新开的学校中读书,这个学校只有四个班,纯女生的一个班,年纪在七岁到十四岁,男生三个班,十七到二十岁的一个班,十三到十六岁一个班,七到十二岁的一个班,请了四个秀才教这些人认字,为了方便这些孩子们认字,唐同把后世的拼音识字整理了出来,可惜的是,那些秀才们抗拒这种新兴的方法,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唐同只好先把这拼音识字放在了一边,以后有机会找到了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秀才再说。
唐同的这一举措,彻底的改变了众人对他的看法,再也没有说他是吸血千户了,在这个时代,对穷人来说,读书是一种无比尊荣却又奢侈的事情,凡是有一点儿见识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书,因为,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火柴厂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唐同备了一份礼物去见那个当知府的表舅韩清,这份礼物中有一百盒火柴,唐同的主要目的不是来推销火柴,而是来找这个便宜表舅要些工匠的,好帮助自己制造一些生产设备。
但唐同没有想到是,这个表舅知府扔给了他一件让他头痛的事。
正文第十四章军队
一
常州知府韩清住的地方非常的不错,落在后世的话,绝对是千万元以上级别的小别墅,从这可以想象的出这家伙一定是个大贪官。
不过这个时候,唐同感觉到的不是这个便宜表舅贪不贪的问题,而是那守门的家丁太牛了,唐同不给赏钱的话,那两个家丁竟然懒得搭理他这个千户大人。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老话总是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的,做老爷的不一定两只眼睛看着天走路,但做家丁的绝对有一只眼睛是看着天的,还有一只眼睛则是看着他老爷。
这个时代,文官是瞧不起武官的,这一点,唐同早就知道,可是连守门的家丁也瞧不起他这个堂堂的千户大人,这就让唐同有些意外了,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个便宜表舅也没有把他这个唐大人当亲戚看了。
唐同回头看了一眼跟着自己来的张牛角与岳阳二人,这二位却低着头,装作没有看见的模样,显然是早就明白这里面的道道的。
唐同在心里面咒骂了几句,给那两个家丁一人一两银子,这二人才变成了一幅笑脸,其变脸的速度之快,唐同觉得后世的那个周星星也要不如这两个家丁的专业素质,其中一人乐癫癫的跑到里面给唐同通传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引唐同三人入内。
唐同到了会客厅,有丫环给端上荼来,唐同这回干脆大方了一把,给了那个丫环一两银子的赏钱,那丫环长的不错,媚眼勾勾的,得了银子后,更是向唐同抛了一个水汪汪的眼神,虽然没有电到唐同,却把张牛角与岳阳电的不轻,差点儿把口水滴到茶杯中。
等了半天,那个知府老爷韩清才出来见唐同,唐同上前拜见了之后,把礼物呈上,那韩清扫了一眼后只是嗯了一声,表情冷淡,显然是嫌礼物轻了,唐同看在眼里,心中暗骂一声贪官,只好从怀中掏出二百两的银票奉上道:“舅父大人,此次前来”
“别急”那韩清打断了唐同的话,接过那二百两的银票,扫了一眼后道:“你这次来的正好,千总大人,近来倭寇又有猖獗之势,娄塘,浒埔等地都遭到了他们的侵扰,朝庭有意要我们地方上出兵剿灭这些倭寇,你准备一下吧,本官知道你的手下士兵缺了训练,但我只能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半个月后进驻娄塘一带剿灭那些来犯的倭寇,这是兵部给的调令,你拿去看看吧。”
唐同接过那纸调令,随意的扫了一眼,也没有细看,心中却是想到,就自己手下那些军户,让他们去剿灭倭寇,跟让他们去送死有什么区别,只怕这些人远远的见到倭寇后,队伍就会溃不成军了,到时自己一个光杆司令拿什么去与那倭寇打。
可是不去又是不行的,除非自己准备造反,否则朝庭怪罪下来,那罪名只怕也是不轻,唐同心中转了几下后道:“大人,你也知道,下官的那些士兵是个什么样的,所以下官肯请大人给下官一些工匠,也好让下官给手下的士兵打造点兵器什么的,至于大人的恩情,下官是绝不会忘了的。”
“嗯,说来我们也是亲戚,你的难处本官也知道一些,这样吧,我给你写张条子,你自行去挑选一些工匠,别的忙我也帮不上你什么,你自己好自为之吧。”韩清摸了摸自己那保养的很好的长须,沉吟了一下才道,他之所以会同意,并不是看在什么亲戚的份上,而是那倭寇若不早日剿灭的话,他知府大人也吃罪不起,但这位却把话说的官面堂皇,好让唐同欠下他一份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