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吉斯,后勤装备部长是个劳心劳力的职务,你也年近六十,是应该考虑为未来想一想了小你是开国功臣,为这个国家,为军队呕心沥血二十年,功勋卓著,去塞浦路斯担任总督职务练练手,未来在其他方面为国家做贡献正合适。”
叶枫没有说吉斯托马森马上就会退役,但意思托马森也明白,正合他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未尝不是对他的一种奖赏,就算未来不能晋升大将,能够成功转型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想当年,四十岁了还只是一个淡夫,后半生却时来运转,现在不但高至军总部首脑之一,挂上将军衔,未来还有可能在政界有一番发展,对比之下,他自己都不能不感叹人生际遇之奇妙。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我尊重总统府、国务院和军委会的任何决定,此去塞浦路斯,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吉斯托马森站起身来非常严肃的应道,语气之中不无感激、动情
“好,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你现在的职务将由空军司令谢瓒泰担任,事不宜迟小给你三天时间与谢瓒泰完成各项工作交接,三天后空军会安排专机送你到哈城,为了协助你的工作,我们会在这三天内抽调一批精干行政人员到哈城,到时你们随第二批参加欧战的第七集团军同船前往塞浦路斯。”
随着阿拉斯加正式登上欧洲大地,参与欧战,英法美等协约国组织了一批运兵船协助阿拉斯加投放兵力,加上阿拉斯加自己的五艘大型运兵船,共有十五艘大中型运兵船来往与大西洋和地中海,一次合共可投放兵力超过十万人,其中第二集团军的余部六万人已经由英法美的调集的运兵船接走,预计到一月初可到达塞浦路斯和塞萨洛尼基。
而运送完第一批先头部队正在返航的阿拉斯加自己的五艘运兵船则预计在两天后也就是月6日将回到哈城和魁北克,大概,月。日,将装载已经整编完毕的第七集团军两个满员师前往巴尔干参战。而第七集团军也是阿拉斯加派往参加欧战的第二梯队,同属这一梯队的还有炮兵师,其后还会有第三梯队的第四集团军和装甲师。
这三批共三十万大军是确认必须要投入到巴尔干战场的军队,至于后续是否还会有第四批,第五批。则要视巴尔干战场发展情况而定,若有需要,到时扩编完毕的第十集冉军,甚至太平洋的海军陆战队一部,或者从河东抽调一个集团军都有可能。
如果真的投放那么多人,估计可达五六十万,看这个数据,似乎这场战争,阿拉斯加方面付出太大小远超过约定,但对比收获,一个塞浦路斯,还有可能成功的塞萨洛尼基,甚至叶枫还有一些其他打算若都能成功,六十万大军参战不算什么,再说阿拉斯加的对手可是同盟四国中最弱的三国,损失相信不会很大,至少比与德国人作战好得多。
看看美国人吧,约定是五十万人左着,可是现在呢,阿拉斯加参战之后,应英法等国西线主战场的压力,美国现在派往西线主战场及伊佐佐河的军队已经超过五十万人,而其国内还是陆续征集军队。
而叶械可是知道在历史上,美国参加一战到底投放了多少兵力,是颇有争论的,一般来说指的是两百万人,因为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在战争后期担任集团军群司令,所辖部队达到了两百万人,而实际上这个两百万人其实并非全是美国士兵,其中有一部分是随美国参战的南美及加勒比国家派出的军队,甚至还有一些是归属他指挥的英法及殖民地军队。
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美国真正参战的的只有五十万人,甚至还有说美军只有五个师十四万人的,但这个不足以采信,叶枫身处这个时空,却是无比的了解,不管历史上哪个数据才是最正确的,起码牛械知道,到现在,就在旧口年底,美国在西线主战场就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人。
而阿拉斯加前往巴尔干独立作战后,应协约国速品。也为了与阿拉斯加争锋,美国在十月份后,向意沁槽”佐松河防线派出了十万大军,但伊松佐河防线早在旧月被德奥联军击垮,意大利数十万大军一溃千里,此前十一次作战占据的奥匈领土全部丢失,战线被挤压到了意大利本国境内,美军到来后,已经信心尽失的意军勉强可以挡住德奥攻势,为了像阿拉斯加那样独立作战,美国总统威尔逊已经与英法沟通,将陆续增援军队前往伊佐河,并将担负起伊松佐河战线的主要作战任务。
这样笼统算来,如果包括一些南美国家派出的少量象征性军队,现在受美国控制的军队已经超过六十万,如果按后世二百万计算,那美国人还有得忙。
吉斯托马森走后,蒋百里冲了进来,递过一张电报道:“刚刚收到中情局电报,德俄在布列斯特的谈判陷入了僵持,德国人的条件很过份。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计。”
叶板听了却并不怎么吃惊,而是子意蒋百里坐下来,才笑道:,“是不是要求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为亿卢布”
蒋百里听了很是奇怪的道:“正是如此,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先”
叶枫笑了笑,心道:“我怎么会不清楚,历史俄国人退出一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乌里扬诺夫坚持主张接受德国人的条件,因此在协约签定初期,他还受到了苏维埃内部很大的质疑。也使得他的威信和声誉受到了很大影响,但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后,俄国方即宣布废除了布列斯特合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然后在咙年,苏俄政府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一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使得苏俄完全摆脱了这一条约的制约。
因为这个结果。便得苏俄内部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正是由于这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当初坚定支持这一主张的乌里扬诺夫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