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5(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7753 字 2019-04-15

两人回到殿中,几个人心中好奇裴行俭出了什么计策,但不大好问。

接着又是商议。

总之,很多方面还是很有利的。

虽然这个皇帝没有笼到一个真正皇帝的所有实权,可这个名份已定了下来。一旦正名,朝堂中大臣的心,会有更多的人向着李威。毕竟太上皇身体不大好,太后呢,是一个女流之辈。朝堂上将大臣争取过来,将士的心收拢起来,百姓更是人心所望。那么不是四成实权,一两年后,是六成七成实权。

想到这里,几人脸上皆是欣喜。

秋仁杰如释重负,说道:“恭贺陛殿下。”

想喊太子陛下,想了好几年,差一点就喊了出来。

当然,他是太子的重要心腹,几个人没有笑,李威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大家要想一想,明崇俨案如何处理”

既然答应母亲之议,明崇俨案件就不能全部曝光,可也不能悄无声息地处理。毕竟自己在城门外扬过言的,一旦悄无声息,自己这一番所做所为,失去了礼度。因此,这个处理同样有些棘手。

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几人皆是人中豪杰,大家共同拿主意。不过李威的领导班子,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形成了,这几人再加上江南的魏元忠为首,加上其他的一些支持的大臣为辅,军中有黑齿常之、李谨行、王方翼等大将替李威看管军队。未来的有姚元崇、魏知古等人,军中又有薛讷、郭元振、骖务整等将领渐渐成长起来,构成了李威的心腹梯队。薛仁贵不能算,他也受过李治与武则天的恩惠。

想到这里,李威还是有些意气风发。未完待续

正文第四百七十八章天上人间梦里二

第四百七十八章天上人间梦里二

刘仁轨答道:“殿下,这个倒无妨,ji给皇后处理。正好我们脱身,将此案ji给裴相公接手。”

李威一思考,立即会意。

这几年成长,很是关健,不然与这些牛人说话很吃力的,不要摊到自己说,就是听,未必能听得懂。不能什么都要问,能不能讲清楚一点。问一次可以,再问一次还行,什么都问,大臣会怎么想

哦,这个太子就这个智商,产生这个想法,还会不会竭力支持。

刘仁轨意思是指既然武则天妥协,太子也要表示一下。怎么表示呢只能将明崇俨案卷ji给武则天发落。如何遮掩,是武则天的责任。反正这也是武则天善长的。一是替皇家遮丑,二也要替太子推脱。

武则天可以替太子推脱,也可以不替太子推脱,但会不会不顾太子的感受若是别人,说不定会马虎处理,可武则天是什么人,她能不想到此节因此,必然也会替太子将城外以及驻扎五百将士进入东宫,找出一个理由。什么理由不管,但不会不找。

毕竟事情若过了一年半年,过去了就算了。可在这一两个月内,刘仁轨他们皆知道真相,还能将此事外传,还会引起喧哗。当然,大家满意了,也没有必要外传,免得鱼死网破。

最终结果,肯定要撒谎的,现在主审的是朱敬则,狄仁杰协助,刘仁轨撑腰。犯不着来撒这个谎,于是让裴炎来处理。不是清高吗,看你怎么清高而且ji给裴炎接手审讯,武则天与李治也放心,裴炎接手成为必然。

朱敬则一个老实人,反应过来,忽然吃吃笑了起来。

刘仁轨又说道:“案件已审了一个大概,除了一些零碎的线索,以及西京的线索还在继续审讯,明崇俨没有抓获外,基本所有证据提了出来。既然两位圣上主动禅让,我们一道前去上阳宫,将这些卷宗,ji给两位圣上。”

这又是在替太子打掩护,诏书毕竟没有下达,一旦下达,是皇帝了,都不用如此戒备森严。但没下达,皇后主动来到东宫前后达到三次,明天早上太子必须亲自前往上阳宫。

这是最后的一步,也是最关健的一步。

太子前去是示好的,不能带着重甲前去,可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

别要说不会。

这样大的政局变动,什么事情都能发生。而且真相,外人很难知道,史书记载的都未必是真的,老百姓更是在任何时代,都是悲催的,永远无法看到真相的。

有了数人相随,可以大大方方地前去上阳宫。

平时刘仁轨为人十分圆滑,这一次为了太子,算是豁了出去。不过两位圣上,即使掌握三品以上的除授权,没有大的过错,也不敢随意贬罢,若是那样,太子也掌握了四品以下的官员除授权,大家相互火拼吧。国家了套。

反正已贴上太子核心的标记,到了这时候,不得不放手一博

“谢过,”李威说道。

“勿谢,这是臣的本职。若是太子做得不好,臣也会上书强谏。”

“孤会欢迎,若是以后孤做得不好,只要各位不为了自己的i心,那怕象魏征那样,拽碎孤的袍子强行劝谏,孤也会乐意之至。”

“殿下,”几个大臣品皆是不恶,为什么这么支持太子,不就是想大唐将来有一个好皇帝吗听了,皆是心头一热。

“殿下,还有一件事,殿下要想一想。”

“何事”

“殿下,一旦登基,须有一个拿得出来的政绩。”

这就是手中有处理大政权利的好处,否则这个拿得出手的政绩,也摊不到太子去做。说完了,刘仁轨眼热的看着太子。太子许多地方还是欠缺的,比如经验,比如手段,这几年稍稍好一些,可还是稍嫌偏软了,当然,作为大臣,在这样的皇帝下任职,也许会很幸福,可作为上位者,还要应当再强硬一点,才能更有作为。

但是太子的奇思妙想,当世无一人能及啊。

看一看两渠带来了什么不仅是两渠本身,大航海,殖民地依然没有人看重,看到百姓不感兴趣,李威也放弃了他的想法。但海市的关税,一年是多少又拉动了多少税务然后是火开渠,这是国家用的,鞭炮,喜庆用的,火包,军事用的。再比如去了一次南诏,投石机出来了。去了一次青海,还为唐朝增加了一个赞普这算是唐朝的吗。

关心一下旱情,耕作方式的改变,产量增加。新犁出现。替自己二弟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