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0(2 / 2)

“我也看到了,好大的一条”

“太神奇了,我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有福气亲眼看到巨龙显灵”

说什么话的都有,这些话传进辽国君臣的耳朵里,更相信刚才看到的是一条巨龙了。在凉亭中所有人中,知道真相的只有江逐流和狄青。当然这巨龙并不是真的是龙,只是江逐流找人偷偷制作的一条巨龙风筝。

那么是谁制作出这么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风筝呢正是当初制作车厢暗格,把江逐流藏在党项国师阿布杜的车队里的张震的侄子张文显。

张文显奉了张震的命令在党项的兴州城内卧底,江逐流派人占领兴州之后,第一个做的工作就是私下里寻找张文显。找到张文显之后,江逐流就偷偷地把张文显安置起来,他交给了张文显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制作一条巨大的巨龙风筝。这个巨龙风筝上的闪烁的荧光则是张文显从私人骨头的碎屑,这些东西被张文显混杂进一种特殊的材料之中,涂抹在风筝上面,骨头中的磷就被分离出来,在夜空中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

至于巨龙的眼睛,则是张文显特制的红色防风灯笼,里面是牛油蜡烛在燃烧,外面蒙着一层红色的绫缎。

那巨龙头颅中喷出的长长火焰则是江逐流让制作火药的工匠营秘制的烟花,这些烟花被安放在巨龙口中,通过长长的防风引线沿着风筝线牵引到地面。在需要的时候,在地面引燃引线,引线就迅速燃烧,传到天空的风筝上,把烟花点燃,于是烟花就分三次燃放,喷出长长的火焰,让远处地面的人们看上去,还以为是巨龙在喷火呢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九章展示军威一

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好久才从巨龙显身的神迹中清醒过来,他缓缓地从地上爬起身来,扭身看去,只见大宋官员俱都目瞪口呆地望着温泉山方向,江逐流更是面色惨白,浑身微微颤抖。

“神龙,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神龙”江逐流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

耶律隆绪心中不由得一阵畅快,自从进了兴州城之后他一直处处受制于宋人心中感到无比委屈,一直到了巨龙显身之后,才占据了上风,在心理上压了江逐流等大宋官员一头。你们大宋人不是厉害吗能奈何得了我们契丹人的神龙假如我们契丹神龙发威,灭你们大宋十万大军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吗。

耶律隆绪沉浸在无限想象中去了。

“来人,快请皇帝陛下上座”江逐流也清醒过来,连忙大声吆喝着,态度和刚才简直不能同日而语。方才神龙没有显身之前,江逐流虽然态度看着也是恭恭敬敬的,可是骨子里总透着一股子傲慢,说话似乎都是用鼻音在发声。可是现在,听得出来,江逐流对耶律隆绪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恭敬。

辽国君臣上下都是趾高气扬,一时间和大宋诸将位置仿佛调转过来,好像大宋诸将是他们契丹人的俘虏和人质,而他们契丹人才是这兴州的真正主人。

一时间酒宴上全部都是辽国君臣的欢声笑语,宋人从江逐流一下个个沉默不语,宴会很快就草草结束了。

回到山遇惟亮府邸的小院之中后。辽国几个谋士和驸马都尉萧恳德都集中在耶律隆绪地“行宫”中。嘿嘿其实也就是一间稍大一点的房屋,但是既然大辽皇帝耶律隆绪入住了那么就得叫做行宫。连躲在房间内养伤的左拾遗刘景都闻讯赶过来了。他虽然是在山遇惟亮的将军府,但是也瞥见了两眼天空中的巨龙,只是没有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和那几个一起赴宴的谋士看得清晰而已。

辽国群臣都兴高采烈地向耶律隆绪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耶律隆绪呵呵直笑。

驸马都尉萧恳德说道:“陛下,当日臣听到契丹龙脉的传闻,心中还半信半疑。没有想到原来温泉山真地是我们契丹人地龙脉之地。”

另一个谋士接着说道:“陛下。那大宋招讨使江逐流是何等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啊,但是我们契丹神龙在天空一显身,瞧他那面色土黄,身子筛糠的狼狈模样,臣到现在一想起来就想发笑呢”

“是啊是啊,臣等也是开心呢见到江逐流那等狼狈相臣等真是解气”其他谋士跟着说道。

左拾遗刘景在旁边听得眼睛大放光芒,上午他就是因为江逐流被大辽皇帝陛下命驸马都尉萧恳德打了耳光,现在听说江逐流竟然被神龙吓成这般模样。心中自然是无限欢喜。他开心地笑了起来,没有想到却牵动了嘴里的伤口,不由得疼得吃呀咧嘴,即使这样,他嘴里还是发出嗬嗬的笑声。

“晃地比下,酱住留近的哈成拿绷么应了吗”

由于疼痛,也由于牙齿被打掉之后跑风,刘景说出的话竟然比黑衣大食的语言还难懂。

其他谋士听到刘景叽里咕噜的跑言。不由得哈哈大笑,甚是开心,他们自从被狄青率领军队包围之后心里就一直紧张,到现在才放松起来,所以笑起来甚是肆无忌惮。

耶律隆绪也是哈哈大笑。说道:“众位大人,以你们之见,这神龙显身究竟是个什么样地征兆”

有谋士就说道:“皇帝陛下,臣以为神龙显身一个是为了给陛下鼓气,让陛下安心。有神龙在。陛下可包安全无恙。神龙显身的第二个目的可能是警告大宋军队,让他们对陛下礼貌一点。火速恭送陛下回大辽,否则神龙一旦发怒,大宋军队恐怕会全军覆没。”

其他谋士也纷纷附和。

耶律隆绪笑着说道:“众位大人的看法与朕不谋而合。不过朕想的却是更多,也许神龙是向大宋军队警告,这兴州乃是我们契丹龙脉之地,大宋军队如何能够窃据所以向大宋军队示威来了”

众谋士自然又是纷纷附和。

耶律隆绪最后说道:“众位大人,江逐流今日既然吓成这样,明天对我们的态度必然有变。我们且耐下心来看看,江逐流对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态度吧。”

看看时光不早,于是辽国众谋士就请耶律隆绪皇帝陛下早早安歇,明日再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