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1 / 2)

下结论,我们还要观察观察再说。在前几任知县身上,我们吃的亏还少吗”

张保点了点头道:“一切凭大哥拿主意。”

江逐流这边翻看着方氏兄弟的卷宗,却陷入了沉思。

从卷宗来看,官司并不复杂。虽然是两起官司,其实可以并为一起。为的就是争夺家产。方家老太爷是阳最富有的大财主,身体很好。却忽然间离开了人世,也没有留下遗言。于是方魁和方磊就为了争夺家产闹了起来,这方魁是方家的长子,却是偏房所生。方磊虽然是次子,却是正房所生。方魁这边强调地是长子为大,要求他继承大部分家产。方磊这边却说他是正房所出,血统尊贵,应该比偏房所出的方魁多继承家产。最后方魁来县衙状告方磊谋夺家产。方磊又状告方魁谋夺家产。方氏两兄弟都要求县衙门替他们做主,秉公断案。

江逐流又看到。这两起官司从天圣二年就开始打,现在已经是天圣八年年底了,这官司却还没有一个结果。

天圣二年,阳县知县孙度第一个在卷宗上批示,强调长子为大,断方魁应多得家产,结果卷宗却在京畿道宪司被退了回来。

天圣三年,阳县知县换成了柳潜夫,他在卷宗上批示,认为正房所出为尊,判方磊应该多得家产,结果卷宗又被京畿道宪司退回来了。

还是天圣三年,阳知县却成了黄之公,他在卷宗上批示,认为方磊和方魁应该平分家产,京畿道宪司曰善,着黄之公主持平分方家财产,结果黄之公分完后,方磊和方魁俱都不服,又各自起诉状,再次把对方告到阳县衙。

天圣四年,阳知县焦克家依旧沿用黄之公的断案原则,判方魁和方磊平分家产。京畿道宪司命焦克家主持分割方家财产,结果方磊方魁二人又是不服。

接下来的情况都大同小异,让江逐流吃惊地是仅仅从卷宗上来看,从天圣二年道天圣六年四年间阳县前后换了六任知县和五任县丞,方氏兄弟分家产的案件还没有了结。

卷宗也就截至到天圣六年,从天圣六年起,这两起官司的卷宗上再也没有任何官员地批断。这让江逐流想起,方才主簿郭松在架库房所说的一句话,阳县知县和县丞已经空缺了两年了。想来,深知内情的官员们都是惧怕了这起官司,所以不肯来阳县出任知县和县丞。

江逐流不由得想起司主官刘风那张笑眯眯地脸,“多少人都盯着阳县县丞这个肥缺,钱惟演大人唯独保荐了江大人,恭喜江大人,你到阳县就一手遮天,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了”

江逐流一想起刘风这句话,就恨不得回到东京汴梁去,在刘风的脸上重重地打上一拳。

事已至此,江逐流知道自己再生气也没有用,唯今之计,就是想办法弄清楚方氏兄弟后面的势力究竟有多大,根系有多深,竟然能让六任知县、五任县丞折戟沉沙。从天圣二年到天圣八年已经六年时间过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过才打了六年,现在方氏兄弟一个小小的分家产的案件竟然处理不完

可是,钱惟演为什么会举荐他来这里处理这起官司呢他和钱惟演无冤无仇,甚至连钱惟演的面都没有见过。还有,宰相丁谓和副相鲁宗道为什么不阻止钱惟演呢难道三方势力都想看看他如何处理这起关系错综复杂的官司吗

江逐流叹了口气,要想破开这个谜局,首先要找道一把钥匙。在江逐流的眼里,能充当这把钥匙地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主簿郭松。

第一卷第七十八章郭松教子

傍晚,江逐流提了一些酒肉,拿了一卷布,到郭松家里拜访。他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衣着非常朴素。

江逐流拱手问道:“这位大嫂,请问郭松郭主簿在家吗”

那妇人抬头望了江逐流一眼,惊喜地说道:“这不是刚来上任的县丞江大人吗外子刚刚出去,您先到屋内稍坐片刻,他很快就会回来。”

江逐流明白这妇人就是郭妻,就抱拳道:“多谢郭大嫂。”

到房间坐下后,江逐流问郭妻郭主簿到什么地方去了,郭妻叹了口气道,还是不是去找他们那不争气的儿子了

江逐流连忙问怎么回事,郭妻又叹了一口气,这才对江逐流讲来。

原来郭松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子嗣,直到了他快五十岁的时候,郭妻才生下一个儿子。郭松老来得子,对儿子非常娇惯,简直是百依百顺。慢慢的儿子就娇惯坏了,这不,小家伙郭林才七岁,就跟一个小魔王似的,把周围的人家搞得鸡犬不宁。开始人家还念着郭松的面子,不愿上门告状,可是郭林闹得太过于厉害,别人真的受不了了,纷纷上门告状。这可把郭松给气坏了,可是要让他教训这个宝贝儿子,郭松却舍不得,五十岁上才有了这个宝贝疙瘩,他怎么能下得了手呢

就这样。郭林天天在外面闯祸,郭松天天去外面赔礼道歉赔偿别人损失。郭松那一点俸禄,全部都折腾到赔偿别人损失上面去了。偏偏郭林年纪幼小却不停劝,郭松夫妇劝他越多,他到外面闹得越厉害。这可把郭松愁坏了,现在有他们在,孩子闯祸了有他们担待,有他们赔偿。可是长此以往下去,孩子能学到好吗他们年事已高,等他们百年之后,孩子再闯祸,谁又来赔偿,谁又来担待呢郭松整日里愁眉苦脸地。就是为了孩子操心。

“这不,刚才有一家大人来告状,说郭林把人家家的孩子脸抓破了,外子领着人家孩子找大夫去了。”郭妻无奈地说道,显然她也不知道该拿这个宝贝疙瘩怎么办。

江逐流听沉默不语,脑袋却在急速转动,过了一会儿,他开口问道:“郭大嫂,你家郭林这孩子心性如何”

郭妻说道:“郭林虽然总惹祸,心性还不错。非常孝顺,只要我一哭。他就会过来劝我不要哭,以后他不会再到外边闯祸了。可是他到外面一疯起来。什么都又忘了,祸事照闯不误”

江逐流又道:“郭林对郭主簿呢,孝顺不”

郭妻道:“非常孝顺,每次外子生病的时候,郭林就守在跟前,什么地方都不去。但是外子病一好,郭林马上就又疯到外边去了,搞得外子总生闷气。说不如天天病倒在床上算了,这样省得小冤家到外面闯祸。”

江逐流点了点头道:“郭林年纪虽小。心地却善,如果能针对他这一点做做文章,脾性未必改不过来”

郭妻惊喜道:“哎呀江大人,如果你真的能把郭林的脾性调教过来,你可就是我们郭家的大恩人了。我和外子来世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

江逐流摆手道:“郭大嫂何必说得那么客气郭主簿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自然要为郭主簿分忧解难。不过这个办法我只是试上一试,成不成我可不敢保证。”

他低声对郭妻说道:“待会儿,郭大哥回来,你就让郭大哥如此如此”

郭妻脸上惊喜之色连连,口中连声叫道:“江大人,你莫非是智多星下凡吗连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我觉得这个办法一定能成地我先替外子,替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谢谢你了”

说着郭妻伏身就要下拜,江逐流连忙拦住。

“哎,郭大嫂,先试试看再说。如果不成,我们再商量别的办法。还有,就是你待会儿先不要告诉郭大哥,这办法是我教你的。”

在郭妻的眼里,江逐流简直就是神明的化身,当然江逐流说什么她听什么了。

“放心,江大人,我绝对不会让外子知道地。”

半个时辰过去了,院门一响,郭松愁眉苦脸地领着一个一身泥巴的小男孩儿进来了,那小男孩儿正是郭林,他边走边扭着身体,象是非常不情愿。

郭妻迎上去说道:“老爷,江大人过来拜访了,正在正房内等侯你呢。”

郭松眉头一皱,脸上苦色愈浓。

“他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