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9(1 / 1)

永归不朽 晨曦雪月 5148 字 2019-04-14

是这个世界本身规则的使然,总之,魏曦发现这个世界的修真完全向着华夏先民拿来过渡的神道方面进一步发展了,也就是说,修真也几乎成了凡人的一种职业,其高端推演到极致将依然是封神。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力量体系,修真依旧有自己的特征,比如说力量包容性、力量转换特征、意志方面的强化以及法体协同修炼等等方面特点

在曾经,魏曦还曾兴趣怡然的推演实验着修真的体系,甚至为此建议魏吉推迟着封神的可能,试图再现华夏传说中那种仙人临世的神迹,塑造三十三重天无数宫阙的胜景,然而事实证明这场推演最终以失败告终。达到魏曦这样的强大神力高度,他渐渐明白这是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一,他的知识体系里并没有上层进化的道路,也就是仙人们的理念体系,自然难以推演;其次,这个世界无数亿万年来都是以神祗的存在为根基的,也就是说金字塔的顶端就是神祗与神祗类存在,要知道金字塔本身就是越往上面积越小的,一个新的力量体系要想推演到极致,岂是那么容易的,当年仙道即便在鸿钧老祖的支持下不也历经沉浮,机缘巧合才一举成就的吗,为此尚且不得不划出真龙之道,将地上的大权移交真龙天子,或得或是谁又能分清呢再则,推演者本身也是信仰神祗总之无数可能成就了一个新的力量体系,无数可能又同样限制了一个力量体系,或许假如穿越的是一位大罗金仙又有不同吧

然而历史没有假如,穿越也并非单项选择,想穿越的多了,得到穿越机会的亦不少,然而偷渡成功最重合法的却不多,一个世界总有自己的规则。这又让魏曦想起了自己的世界,修真究竟算是符合本质规则还是本身就是偷渡客呢仙人们都视飞升为偷天之极,寻找那遁去的一,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大道之下,规则之中,无论东西、不分南北,除了华夏族民,似乎没有哪个民族得以修真,反倒是神祗满天飞,是因为血脉传承还是文化原因华夏大地啊,那里永远充满了神秘

既来之则安之,魏曦曾经没有达到那么高的高度,自然也无法确切知道答案,但是所谓人各有道,他自然不会陷入牛角尖放不开,既然上千年的推演都指向唯一的道,那么洞悉因果的魏曦自然不会试图向天地向本源挑战,与天斗固然其乐无穷,但是完蛋的机会也不少啊,既然已经有了一条道,魏曦到没有觉得一定要再闯出一条道的必要。当然,成神的道路不同,对本源的领悟,对力量的运用自然也不同,比如神道的神祗们就会相当注重因果,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时时在意因果,即功德而获大能。不求因果,一味追求能量,一旦犯下大量恶业,其陨落必然迅速,而坠入魔道,正如神祗公然违背神义与本质必然会分裂神性甚至陨落一样,华夏的神道同样讲究神誓,因为正是它直通本源,而让神祗神通自成

所谓放下执着,其心自显,其性自明,对于神祗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顿悟,魏曦自觉神力更加精纯不少,这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泱泱华夏,浩瀚炎黄,本就不当执著于一隅,吸精髓而强自身,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才是华夏文明的特征,魏曦愕然发现,原来自己尽然一直执着于原本的文化,表面上在吸取实则在抗拒,难怪如非一时救赎荣光位面,否则自己一直难以晋升,得悟于此,魏曦的文明神格进一步凝练起来

既如此,那么自己所有的道路与计划必然需要微调了

第三十四章神道

既然仙人注定难以现世,至少短期内难以现世;既然魏曦的层层推演都无法推演出完善的可以在本世界列入规则之中的修仙之道,那么已经成为半神,成就元婴也就是相当于点燃神火的魏吉完全可以成就神位了,封神自然不像华夏大地那样容易,谁掌握得了神印谁就能够封神,毕竟那只是代统一天庭与天道行使职责而已,这个世界的神祗可是都要自成一界的,麻雀虽小却要五脏俱全啊,封神的难度自然上升,不过好在这么数千年下来,魏吉一心一意修心尽行,点燃神道的核心神火还不是问题,自然封神也不难,尤其是在有一位父神随时可以赐予他神格的情况下。这天下半神虽然相对极少,但是千百位还是有的,就算点燃神火的也不比神祗数量少,但是谁愿意册封一个自己丝毫不知情的神祗呢不立下大功,主神又怎能向从神交待呢,毕竟主从神之间只有利益与礼仪的差距,并非主仆,新神诞生就意味着分享资源的存在多了因此,神系扩张,册封从神,那么尽心尽力数千年的魏吉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了。

学习、技术、医疗,这是魏吉就封的神职,自然这些神职是魏曦辛苦为其凝炼完善的,比之前几位神祗自己辛苦打磨要好多了,虽然它们还能简单,需要自己的主人进一步充实完善它们。毫无疑问,在魏曦印象中,修仙者最拉风的就是那满口袋的灵器、仙器与丹药,因此在此道精研数千年的魏吉自然有不少收获,由他来分担魏曦一直负责的教育与技术领域无疑是个好选择。魏吉的神职中学习与技术无疑与知识之殿的几位殿下有所冲突,但是一个知识确实必不可少的,反正魏曦本身就有知识神职,而且他们本身就不怎么往来,因此魏曦自是不会考虑他们的感受,只要自己不主动侵犯他们的信仰区域,同为强大神力的魏曦完全无需在意。

至于医疗,其实在这个世界还是个空白区域,很简单但凡神职甚至魔鬼、恶魔,甚至法师,都有自己的治疗法术,因此本世界的医疗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法职基础上的,药剂师也有,但是比起法职立竿见影的效果来说,药剂的见效效果自然远远不能相比魔法药剂不算,那本来就是魔法的一种,因此这个世界几乎没有草药领域的神职,甚至专门负责治疗的神职都没有。想想也是,战乱不已,食不果腹的世界,谁又在意一点点小毛病,生存的危机下谁又在意法职的立竿见影治疗其实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力呢因此,稍微涉及草药领域的反而是疾病与毒药之女神塔洛娜,甚至连自然神系本身都没有在此领域精深过,魏曦对此倒是不奇怪,见效快的优势别说是这个动荡不已的世界,就是前世那个承平已久都无法避免谁都知道很多药见效快,但副作用大,但是谁都在叫嚣也在选用灵魂啊,矛盾始终充斥其中

信仰之力确实强大,时至今日,数千年从诸位面来的信仰之力凝聚神国,尤其是魏曦的神宫,信仰之力甚至几乎凝结为实体,神于此之中,自会觉得无比舒爽,在魏曦看来恐怕比吸食鸦片还爽,然则为何在华夏故地,神道诸人依旧渴求仙人之境呢是因为神道受制还是别的原因,仙人能得合道超脱之机,但是似乎神祗们没有此等传说,那么这个世界既然限制于神道,那神道又如何超脱呢魏曦不认为只有仙道一途,毕竟大道三千,超脱者也只需选择其一,本世界如此孕育钟爱神祗,岂会不给与那遁去的一,那么大道何在

诸化身各自忙碌,随着信仰在深渊、在地狱潜移默化的慢慢扩张与救赎,魏曦能够感受到本源的宠爱,然而这种宠爱始终只是给与魏曦更多畅游本源大海的机会,宁心守魂的他却能够感觉到自己只是在大海中兜圈子,虽然每天都有惊喜但是却始终找不到离去的航线,大道固然有三千,自己却没有找到那遁去的一

以心印世界,魏曦的本体不禁为此迷惑了,仙道一途已经证明几率极微,最关键是魏曦并不打算挑战这个世界的固有体制,否则那铺天盖地的反抗将使得自己以及自己的信徒难以抵御,历史无数次证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未必都有好果子吃,反而大多数吃到的是苦涩的果实甚至有毒的螃蟹,往往是两败俱伤,反而是那些站在失败者与成功者废墟上的后来者成就显豁,要站得更高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是大多数人成长不了巨人,就像矮人一样,虽然他们有巨人的血脉传承,却大多数比常人还矮,偶尔一个血脉正常的反而被视为怪物了。魏曦可没有打算自我挑战,看看能不能由一个矮人长成巨人的兴趣,既然大道三千,这一条自己已经走过半路了,自然没有轻易回头再来的理由不是

于是,魏曦苦苦思索前世今生的所有类似传说,最终在他仔细看来,恐怕唯有华夏大地的佛门还有点借鉴的价值,毕竟那个同样依靠信仰之力成就的宗教也是传说中唯一被仙人重视的宗教,西天佛祖也是唯一可以获得东方天庭热情招待的神祗,至于在更西方或者其他地方蹦跶的诸位神祗,可是从来不被天庭待见了,虽然并不仇视他们。如此看来,佛门岂会没有什么秘密

细细想来,佛门最为华夏人重视的却并非几大古佛,多少观音罗汉,而普世佛门在华夏大地也并不积极推行信仰哪位佛主菩萨,而是开口功德,闭口果报,细细想来这一点与道家所提倡的立誓还愿有不尽相同之处。于是乎,魏曦更是进一步细思其这方面来。

何为功德,佛家认为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那么,何为愿力,其实就是愿业之力,是身口意业的结合力,有愿无行,不成其愿。也就是说愿力本身就是尽心祈愿,并行其所求方才会产生。而且愿力本身当是灵魂自愿的支付,一切都在本源法则的监控之下,容不得半毫虚假,祈愿不合法则,或者半途而废都不能成就愿力,反而可能招致无穷业力。道家认为只发愿而不退转,则於未来的因缘法中,必有其因缘,所以道家转世还愿之说

宁心静思,在魏曦看来,佛家功德说与道家的愿业之说其实本有不尽相同之处,难怪二者得以惺惺相惜,共存于华夏大道,佛家也被称为外道仙人了。仔细思来,信仰之力与愿力其实都是一种灵魂力量,达到神祗层次的存在总有种种手段使用它们,但是信仰之力与愿力也有区别,其要义就在于那意无意之中。信仰之力是神祗要求信徒的奉献,信徒是应神祗的要求而行,虽为虔诚却并非灵魂本愿,仅仅是灵魂衍生的意识的力量,算是灵魂愿力的变种,而愿力则是灵魂有所求故而虔诚许愿,大能者完其誓而直接得灵魂祈愿之力,这一有意无意之中,其质量自有不同,是以信仰之力往往只能提升神祗力量,而愿力则能融合壮大神祗灵魂,这就有了本质之别。

当然愿力与信仰之力也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信徒信仰神祗,其实往往都是信仰之力,神祗们貌似神力大增但是本质却并为获得提升,就如同一个国王无论帝国实力多强,他依旧躲不过生命法则一样,反而那些游历世界,满愿还愿之辈得以超脱五行之中,可惜后人修者大多被力量迷惑,最终倒在天劫之下,要知道本源无亲,没有大德大愿,岂会容你偷渡愿力无芬善恶,只要所行符合许愿之人的灵魂本意,但是一般来说邪恶行为造成的恶业极大,极可能入不敷出,所以无论佛道都提倡善行,毕竟本源唯一的参考只是灵魂,完成一愿却终止数人前行之路,着愿业也就有得考虑了。

仔细想来,华夏的神道就是走的这种愿力之路,故而华夏神道诸神神通并不强大相对于其他文明神祗,毕竟天庭庇护之下,他们完全可以一心一意的走这条道下去,但是在此世界却不行,力量毕竟是力量,本质再强也只意味着你的未来,在当前你依旧岌岌可危,一旦身陨,什么样辉煌的未来都完了,因此此世界的神祗最终有意无意之中都选择信仰之道。信仰之中确实也有无穷愿力,但是更多的却是信徒单方面付出的因果,这无穷愿力就成了还债的资本,于神祗来说毫无所得,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无所谓了。难怪,华夏大地济公可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放荡不羁,依旧获得佛门的修行指引,要是在这个世界唯一的下场恐怕就是成为背信者了,所求不同,结果殊异啊。

念及于此,魏曦突然又想到了那个不是来他神国玩玩的耶各了,在本世界的神话中远古诸神都是不怎么在意信仰的,据说后来爱欧怜悯世人才将信仰与神格挂钩,对此耶各嗤之以鼻,这是赤裸裸的撒谎,耶各可是与爱欧同时代的存在啊,自然知道命运泥板也就是一件超神器而已,还没有制定本源规则的能力。不得不说,经验确实是一笔财富,哪怕是人家的,在魏曦看来耶各后来的行为其实正是表明他或多或少知道了一些古神的经历,否则谁能够愿意轻易抛开一切来宿命论、隆重的葬礼、坟墓的守卫,这些神职无疑是死亡之下能够极大的获得愿力的神职,也正是本质的提升才使得耶各可以轻易的将希瑞克掀下神座,恐怕获得获得极大功德愿力,连爱欧都不敢吱声。他之所以退让,这恐怕也与克蓝沃极得死亡世界欢心以及从本源中获得巨大功德有关

神道,全凭自己,一言一行自有因果,魏曦明悟于此,强求信徒信仰固然能够短时间获得大力,却也承担着无数因果,这一得一失,就看各自观点了,神道的之要,只在功德啊

第三十五章调整

信仰只可引导不可强求魏曦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