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东流搁下电话时,脸色已经阴沉了下来。
这个电话时间打得时间不短,话筒都有些发烫了。
他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但是这样明确的表明意图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愤怒。
换了是其他人,他早就把电话给搁了,但是对方,他不能。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省省委书记那是典型的一方诸侯,这块土地上,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他可以一言九鼎,重大事件上也一样可以游刃有余的驾驭局面操控运作着像自己想要达到的方向行去,但是也只有坐到这个位置上,你才能感受到这份担子的沉重和扑面而来的荆棘飞石。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应东流默默的咀嚼着这句话,来平复自己的心境,每临大事有静气,这词儿说得好听,你要真能时时都能做到,那可真的就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了。
电话里应东流很耐心的听着对方巧妙的或明或暗的提示,他一直没有开腔表态,只是嗯嗯着,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内心深处涌起的愤怒已经有点压抑不住。
你凭什么在安原省委还没有正式拿出意见,甚至还没有正式进行研究商议的时候,就敢来居高临下的来指手画脚了是你自恃比安原省委对这些干部了解得更深刻更准确,还是你觉得可以越俎代庖凌驾于安原省委之上了
什么玩意儿
夜郎自大
愤懑不已的应东流忍不住从嘴里冒出这样一句话来,这对于善于制怒的他来说很罕见。
但是应东流却知道自己内心的烦闷却并非是针对今天打电话来这个人,而是前两天一个看似不着边际的电话,只不过这两天来自己一直克制压抑着内心的烦躁而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泄口子,恰巧今天这个电话打来让自己禁不住有些爆发了。
今天这人在应东流看来就是一自不量力的跳梁小丑,自己可以表现出足够尊重的意思,但是绝不代表会遵从对方的意见,但是那个人呢
应东流拿出一叠废纸,用力的撕碎,然后慢慢揉成一团,将它扔进废纸篓里,这是他用来克制自己心绪调整心境的常用办法。
第十五卷厚积薄发第六十四节绝不退缩
更新时间:201012120:16:48本章字数:3686
这么些天来,应东流接到的电话不少。这很正常。
这些电话里既有昔日国家教委的老同事,也有昔日大学里的同学,甚至还有自己老家的一些亲友,这让他不得不承认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已然深入骨髓,这些人的能量也不可小觑,不管这些招呼也好,介绍也好,能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你绝对无法做到对你的没有一点影响。
应东流自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还是过得硬的,但是面对一些来自昔日同学同事甚至亲友的电话时,他还是只能打着哈哈不着边际的应付一番。
就算是你不会按照对方的意图来办,也没有必要冷硬横的一口把话说死,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语,谁也不会怪你敷衍。
他们也是受人之托,尽到心了,至于成不成,很多都是在仕途上打滚了这么多年的,谁心里还没有一杆秤谁不知道这样重大的事情岂是一两个电话就能改变的
这些电话占绝大多数,但是有那么一两个电话却让应东流不得不重视起来,甚至是前所未有的重视。
他可以给自己打来这样一个云山雾罩的电话,那么他会不会给其他人打这个电话呢如果他给其他人打了。甚至可能意图更明确,会不会改变别人的态度
应东流掂量着,杨劲光说他没有接到这个电话并不代表其他人都没有接到,劲光和自己的关系对方肯定也有所了解,他给自己打了,也就是一个暗示。
对方的能量和影响力有多大应东流当然清楚,但是他现在却无法和其他人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沟通,韩度这个人应东流还是比较信得过,无论是出于贯彻自己的意图还是他对赵国栋的观感,他都会坚定不移的执行,在这一点上有些人即便是你拥有所谓强大能量,一样无法让人折腰。
要贯彻自己的意图应东流作为省委书记自然要提前进行交流沟通,从前期的工作来看,在人选问题上分歧很大,秦浩然、苗振中和孙连平都相当明确的在这个问题上表明了态度,他们一致认为赵国栋年龄太轻,资历不足,威望不够,而且从贯彻中组部的意见来看,宁陵市现在要扛起这杆大旗说服力也不够。
应东流从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三人的小算盘他还是大略知晓一些的,秦浩然看谭立峰,而苗振中则力挺龙应华,孙连平态度暧昧,但是对于赵国栋的不感冒却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时候一个干部表现得太突出同样也会在无形间树立不少敌人,甚至是无法扭转。
如果单单是这样。应东流还是相当有把握让常委会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的意图在常委会中得到体现,无论是秦浩然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