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豪杰云从,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1 / 2)

“赵大哥,燕赵三十六骑带着五百义士来投!”

楚霜儿说出这话的时候,赵安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特意询问道:“你说的是三年前,以三十六骑大破数千鞑子,名震天下的那些人?”

楚霜儿高兴得花枝招展,一再确认道:“没错,没错,就是他们,为首的正是白袍将军马元超!”

“!!!”

赵安倒吸一口气,只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活捉屯邪王又三箭齐发后,他料到会有不少义士来投。

可能还会有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而来的。

没想到第一个叩门的竟是马元超和他的三十六骑!

三年前鞑子大举进犯北境时,他横空出世,带着区区三十六人大破鞑子,名声大臊,世人尊称为“燕赵三十六骑”!

然而,战后他们犹如昙花一现,拒绝了朝廷的封赏,销声匿迹了。

有人说他们遭奸人所害。

也有人说他们见大靖君臣一味求和,武备废而不修,大失所望,归隐山林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们感到惋惜,断定他们若遇明君,必灭鞑子。

从那以后,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不管是江南的茶楼酒肆,还是西北的驿站墩台,都知道他们。

他们大破鞑子之事被传得神乎其神。

赵安和鞑子已经大战数次了,觉得以三十六骑打败数千鞑子,可能只是寄托了百姓们美好的希冀,彰显了他们对大靖将庸兵弱的不满。

但打败数百鞑子完全是有可能的。

听闻马元超喜穿白袍,善使银枪,一套枪法使得出神入化。

这样的猛将,再借助天时地利,肯定够鞑子喝一壶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随着麾下兵马越来越多,赵安对猛将的渴求也是愈发迫切。

更何况刁莽和库格三英已经让他吃到了甜头。

他们是真的好用啊!

现在突然听闻传说中的猛将前来投靠,那简直可以剔除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他乡遇故知一起并列为他的人生三大喜了!

他太高兴了,上马就走!

“赵大哥,同知,同知……”

楚霜儿都不知道提醒了多少遍,他才反应过来,勒马返回,冲着王渊道:“同知大人,我这是急着去见他们,失了礼数,你要不要一起?”

王渊强行挤出一抹笑容道:“我还有事,如果真是他们,你要好生款待!”

说完,他扭头就走。

唯恐慢一点,他会忍不住和赵安翻脸。

这家伙真是彻底起势了!

连燕赵三十六骑都来投靠了……

那是多少富有野心之人梦寐以求的啊!

他感觉自己现在满腹的酸水,吐都吐不完。

可以预见,这也会加剧一众卫帅的不安。

从这方面来看,兴许是件好事。

就是率先叩门的这么大来历,必会吸引更多义士投靠。

千万不能让赵安一家独大了。

不然整个西北的局势会脱离他的掌控,到时候可就没法交差了。

“走走走,快回去!”

赵安快马加鞭赶到铁门堡北门,看到三十六个骑兵一字排开,个个虎眸豹眼,威武不凡。

他们跨下的战马也是体壮膘肥,都是难得一见的好马。

最右面的白袍将军身高九尺,一身正气,身型和刁莽比起来截然不同。

他看起来很瘦长,却似乎隐藏着蓬勃的力量。

一杆银枪只是随意提着,竟隐隐有杀气外溢。

不用问,他便是那马元超。

在他们身后,多是两人同乘一马,共有两百多匹马,五百青壮。

他们皆是体格健硕,精气神十足,可以说身体素质非常好。

这无疑是赵安梦寐以求的兵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