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场的百多名各国使臣纷纷出奏,怒斥倭国使臣,就连与倭国时常交好的百济也在众目之下也站了出来,对其加以声讨,一时间,我大唐官吏皆是作冷眼旁观之状,李叔叔冷笑连连,死死地盯着那个还在不停地与人抗辩的倭国来使小野基经。
在老爷子和几位朝庭重臣的喝斥下,场面好半天才冷静了来。小野基经和身边的副使皆伏首于地,这个时候,倭国的使节似乎已经隐隐查觉不妙了,还欲还口辩解,被老爷子冷眼堵了回去。
“尔国自汉以来,就对我中原之地贼心不死,挠我海疆,袭我边民,夺我财物,这些皆是前事,朕皆可既往不咎,因我大唐一向以人治为本,以仁德服人,周边之诸国,但凡有难,我大唐从不侧目冷眼相对,但凡有慕我中原文化及科技者,来去自由,处处予以方便,可朕怎么也没想到,尔国初遣使来朝之时,极尽卑躬曲膝之能现如今是不是觉得你们已经学够了,学好了,已经能胜我大唐百倍,可以妄自尊大,自喻天皇了”李叔叔已经从龙榻上站起了身来,狰狞的面孔呈了愤怒的铁青色。
“陛下倭国自上而下,尽是此等宵小之徒,出语狂悖,臣以为可下狱问罪”老爷子站了出来。声音里边尽是溢散而出的寒气。
李道宗这位宗室名将亦越众而出:“陛下,如此狂妄之国,无人臣礼,可以伐之。”
无数的朝庭大臣意见如奇的一致,那是因为倭国已经真正地触怒了大唐,他们那张国书传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差点就想直接拔刀子捅人了。小小倭奴果然够狂妄的,自喻日出日天皇至书日没入天子。这是啥这对于我大唐而言,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侮辱。
边上,苏定芳也气得脸绿来,把国书一抛,大步踏出:“陛下,臣苏定芳请命,愿领一师,直取倭地,不灭其国,难显我大唐之国威,难忍其辱啊陛下”
“臣亦愿发兵讨此狂逆之徒。”
大唐可能缺其他东西,但绝对不会缺乏勇气,还有自尊,还有那种发自民族内心的自傲。
这个时候,李靖默默地走到了伏身于地不战战兢兢的倭国使臣之身前,白眉微扬,一双鹰目不怒自威,半晌方自收回目光,转身道:“陛下,老臣虽然年过古稀,久不与人争胜,不过今日,老臣在此请命,望陛下允老臣亲率大军往之,老臣定将这些忤逆狂妄之徒皆尽擒下,扫平其地”
跟上次高句丽的使臣一样,倭国使团一行三十七人皆尽没入大理寺中,李叔叔下令,焚其国书,毁其贡献。听着李叔叔愤怒的咆哮,这些个外邦属国之使臣明白,大唐天子怒了,宰相怒了,大将军亦怒了,大唐朝野极有默契的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战争
第669章李叔叔的死命令
只能用战争,采用暴力手段,对于这种无耻之极的国度,只能用这种非常规的手段来加以解决。我的嘴角差点就翘了起来,好半天才恢复成一脸愤色,和着苏名将兄等人一齐喊起了口号。
嗯,咱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从汉朝至今日之前,强大的华夏民族一向认为认为倭国不过是荒蛮之地,加上有海路相隔,交通不便利,加上倭人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恭顺,方一直没有起念动手,可是今天,他们已然触怒了李叔叔,伟大的、强盛的大唐帝国的独裁者。
倭国的下场,由李叔叔下诏的这一刻开始,已经不言而喻,甚至连大唐时代周刊和大唐日报上也刊登了相关的文章,引起了朝野的轰动,许多驻守边关的将帅和州府官吏亦递书至长安,皆是激愤之言,这下子,真可谓是举国震动。
看样子,贞观十九年夏秋之交,大唐又将掀起了一轮新的征伐,不过这一次遇到的阻力远远比当初攻打高句丽时要小得多,主要的就是,现在的倭国仅仅是一个奴隶制的小国,虽然从前朝至今,派来学习制度、文化、技术的使臣不下数百,不过相当一部份已经不愿意再归倭土,所以,现在的倭国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依旧极其低下。
大唐自从数年前开始,就一直注意了各国的学子的动向,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唐的炼铁技术和着各种的重要技术都牢牢地把持在大唐的手中,倭人军队的武器甚至还没有钢制品,眼下,倭国地范围仅包括本州岛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大部。人口不过百万余,常备军队不过数万。
而对于新罗和百济这两个属国甘当附庸仆从军。愿与大唐一同往征伐的请求,被李叔叔婉拒,大唐不需要任何人地帮助,如今的大唐在辽东的兵力近十万,另有七万海军战舰六百七十二艘,粮船四百八十七艘,这些兵力目前还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大唐军事学院炮兵团中的一百二十七名炮手如今还被困在大唐海军之中,连同俺的炮团的剩余火炮也已经被厚脸皮的海军将领们给和平接收了过去,不过这样也好。为大唐日后地海军发展先期作出了贡献。
可以说,光凭大唐的海军实力。就已经可以把其国荡平,但李叔叔却不这么看。因为他生气。这不仅仅是私怨,而是整个大唐帝国的愤怒
“所以,朕要你们参谋院给朕拟定一个详细地作战计划,记住了。朕要彻底把倭国抹平。此举。也必然能对我大唐周边各属国起到震摄作用,朕今日所言,诸卿可都听清楚了朕不希望,到了朕登基的第二十一年。还听闻有倭国地任何消息。”李叔叔就站在参谋院的沙盘前。咬着腮帮子冷冷地道。
“诺”参谋院内,大唐地诸位重臣。相关部门负责人。还有参谋院地各级军政干部,全都向李叔叔表达了他们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决心。
参谋院已经全力地开动了起来,研究如何对倭国的作战。情报方面。进奏院将全力的作出有力地支援。我自然是以十二万分地热情投入到了这一项我最热爱的工作当中。
“无论如何。陛下已经下了死命令,最迟明年年初,就会启动对倭国之战,事关重大,我大唐武研院,无论如何,也得做出一些成绩来。”坐在武研院的办公室内,我正朝着武研院的一干官员进行着总动员。
“大人尽管放心,其他地不需说,迫击炮如今已经可以采用强度比青铜更好地钢材来进行制造了,至于火炮,我武研院的火炮已经遵照大人之命令,分为了两部份,一部份专攻青铜火炮地改良,而另一部份正在加快开发子母膛地火炮”钟一面向我报告,一面呈递上一份书面报告。
这上面可以看到,这两个月来,每月武研院的钢产量依旧稳定在八万斤上下,软钢的产量约为五万斤,硬钢约为三万斤,按照如今地工作强度,每个月出产地钢弩约为二千五百具,耗费地软钢约合三万斤,除了每月支援大唐工部将作监的一万斤钢材之外,铸造迫击炮和火炮几乎把剩余的钢材全部给囊括了进去。
因为火器制作工艺的日益成熟,现阶段,迫击炮已经淘汰了沉重的青铜炮管,转而用更轻的钢材来铸造。
现如今地迫击炮按口径分为了三种。最重的是大口径的迫击炮,全重量为一百五十斤上下,射程可达一千三步之距,三个人就能形成一个战斗小组。最小口径的全重约为五十斤上下,射程约为八百步。而且射击速度并不慢,三箭的时间,可以发射一次,这种轻型迫击炮就是为了岭南的作战而专门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