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5(2 / 2)

调教初唐 晴了 5684 字 2019-04-10

另外,军事医疗、军事建筑、军事交通洋洋散散地谈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说得口干舌燥,李靖伯父总算是点头通过了我的建议。

“贤侄的这番考量,倒是让老夫大开了眼界,原本老夫也觉得学院总有不妥之处,不过又担心引起动荡,对于学院不利,所以一直犹豫,如今贤侄把这些条条款款细理分明之后,倒是让老夫觉得你我所见相差无已,甚至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像这个炮兵学部,我就觉得不失为一良策,嗯,看来,陛下当初还是有远见哪,挑了你这个年轻俊杰来督办此事。”李靖伯父抚了抚白须大笑道。

-----------

“小侄惭愧,若非是伯父大人与段大将军等一干军中耆老从旁提携和帮助,哪有大唐军事学院的今天,也不会有俊的今日。”我赶紧陪笑道。

李靖伯父伸指手指着我笑了笑:“你这孩子,嘴巴子倒是利索得厉害,行了,此事明日你与老夫同去面呈陛下,你总该满意了吧”

“满意,一百个满意,多谢伯父大人施以援手,如此,小侄可就放心多了。”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这事儿给了结了大半,以李叔叔的英明睿智,我相信我的建议肯定能获得通过,当时我唯一担心的也就是李靖伯父,首先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名义上大唐军事学院的校长,同样也是大唐军人的活偶像,指路碑。

再说了,以他在军队和朝堂的号召力,他站出来说一句话,能顶别人一百句。

第二天一早,我还没来得及赶去李靖伯父家与老人家汇合,就在家门口接到了进奏院传来的消息。“又抓了”瞅见柳玉飞兴冲冲地出现在了我的家门口,我下意识地就问了这么一句。没办法,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跟进奏院同僚们之间的问候语了。

柳玉飞一抱拳,很是神彩飞扬:“大人果然了得,一猜就中,昨个夜里抓了七人,据查,全是倭国人。三日前刚到的长安,被我们盯上了,昨天摸到了武研院外,就被咱们给全给逮下了,其中三个被我们给宰了,还有四个被我们活捉了。”

“倭国人,直接交给裘老,让他带新人去练练手,记住了,要让他们把所有知道的都给我招出来,别说联系人了,最好能让他们把几岁尿裤子都给我详细地拷问出来。”我恶狠狠地呲牙道。

倭国,汉朝时就开始使用的这个称呼,而现在,倭国人借用汉东朔之十洲记一文,自喻扶桑,被我在报纸和周刊上批驳得体无完肤,况且,我有意无意地多次提及倭人多次犯我华夏之族疆域,还有他们多次窥探我大唐高新科技的旧事,通过报纸和周刊,使得大批的文人士子对倭国的恶感大增。

以往还有人替倭人辩解一两句,就立即被群起而攻之骂得狗血淋痛,而大唐周边属国自然也是跟着大唐的屁股走,你叫啥,咱们也叫啥。如今,倭人这个称呼已经铁定成为了这个民族的标签。

第622章为老男儿增光添彩

柳玉飞眨巴眨巴眼:“大人,这难度也太大了吧谁还能记得住小时候几岁尿床的事”柳玉飞话说了半截被我的眼神给吓得咽了回去。

这家伙脑袋还真是,我这不过是形容,而且是夸张,这家伙竟然当了真了,算了,没功夫跟他继续磨矶,再说现在也不是开发他的智商和脑域的时候,我还得赶去见李靖伯父呢。

我冷哼了声:“这才是考验他们的本事,另外,给我好好地探探,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放任这些倭人到长安来捣乱。给我从源头查起,从哪上的岸,经过哪条路,一样一样的给我查,点点滴滴都不能漏掉,若是真有叛国之徒,本官会让他们尝尝什么叫身败名裂,瞅我干吗明白了还不快去”

柳玉飞赶紧领命而去,跑得飞快,似乎生怕我收拾他一般,这一段时间以来,火炮在征伐辽东时强大的攻坚作用已经流传了开来,就算是周边各属国也对大唐的这种新式利器产生了既羡慕,又忌妒的矛盾心理。

光是去年到现在,在火炮的唯一生产基地武研院外,就抓了不下百名各国派来的细作,甚至有些是被收卖的大唐人,这让李叔叔既为自己有这样一种能起到战略震摄作用的武器而感到骄傲,也同样恼火周边国家的不友好举动。

另外,吐蕃、百济、新罗、羊同、东女国、倭国都相继派出了使节,向李叔叔示好,不过。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买火炮,又或者学习火炮技术。

当然,李叔叔是什么人他是傻佬当然不是,他更不是两句马屁就被拍得昏悠悠地人物,他是大唐的大脑,更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已经意识到了科学技术保密的重要性,不然李叔叔为什么会批准建立番学馆为什么会一再地加强武研院的防卫,就是出于保密的原因。李叔叔很擅长于打太极拳,不管是身体上的太极拳。还是政治上的太极拳,绝对都是一个超一流水准级别的高手。要求当然都被李叔叔巧妙的婉拒掉,不过,李叔叔也并没有放松对这些向大唐示好地国际友人的监督和控制,一再要求进奏院对其进行严密地监视。

-----------

李靖与我连袂入了宫,拜见李叔叔,对于我们同时出现这让李叔叔有些好奇:“二位爱卿快快请起,怎么想着一块来寻老夫莫非是有甚子大事不成”

“陛下。却实是大事,关于大唐军事学院改革之大事,还请陛下决断。”李靖伯父身为大唐军事学院的最高领导人,自然得由他来打头炮。

李叔叔听了李靖伯父地进言,不由得坐直了身子,温言道:“老爱卿但言无妨。朕好好听一听你们的理由。”

李靖伯父把跟我昨天协商的关于大唐军事学院改革的条呈交到了李叔叔的手里边,然后向李叔叔仔细地分说,把学院改革划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条一条地理出来。“如今。正是当时,老臣还想在致仕之前,多为朝庭,多为我大唐再多做一些事。”李靖伯父抚了抚那一把雪白的长须,有些感慨地道。

“老爱卿切莫说这样地话,你的劳动,朕一时一刻都不敢忘怀,我大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