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筹建商队(1 / 2)

边贸盛会之后,秦陌川仔细研究了南境地形图,山脉、河流、官道、驿站一应俱全,甚至标注了各地盗匪出没的传闻区域。

\"从这里分三路。\"秦陌川用竹鞭轻点沙盘,向围观的柳如烟和伙计们讲解,\"西路走南夷-西域线,中路经江淮至中原腹地,东路沿海岸北上至京都。\"

柳如烟俯身细看,发现每条路线旁都钉着小木牌,写着预计天数、最佳季节和所需驮马数量。她忍不住伸手触碰那些精巧的微缩桥梁——竟是用真的木条搭建的,桥面还能活动。这些都是秦陌川让无邪做出来的。

\"第一批商队十日后出发。\"秦陌川指向西域方向,\"二十匹驮马,载一百坛'雪兰冰火酿',由我亲自带队。\"

\"这么快?\"柳如烟惊讶道,\"酒坛包装还没...\"

秦陌川领她来到作坊区。十名木匠正在赶制一种特殊结构的酒箱,内层是柳如烟熟悉的软木防震层,但外层却多了铁箍加固,底部还装有可调节高低的支架。

\"这是无邪特意给做的减震设计。\"秦陌川翻转一个成品展示,\"山路调高,平地调低。每箱六坛,正好一匹驮马的负重量。\"

更令柳如烟吃惊的是马厩里的新变化。三十匹精选的马儿正在接受特殊训练——它们要习惯听鼓声变换队形,适应不同气味的环境,甚至学会在缰绳被割断时自动返回队伍。

\"这...这是训练战马的方法?\"柳如烟认出了这怕是夫君在军中常用的手段。

秦陌川难得地嘴角微扬:\"商道如战场。\"他指向东南角几匹格外健壮的黑马,\"这几匹是西域汗血马与本地马的混种,耐力好,嗅觉灵,能提前察觉沙暴。\"

看着自家夫君眼中闪烁的光芒,柳如烟恍然意识到,自家这位曾经的战神将军怕是将这商队当成了军队,运筹帷幄。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镖师怎么安排?\"

秦陌川带她来到后院靶场。十二名精壮小伙正在练习弩箭,但射的不是寻常箭矢,而是一种头部包着浸药棉布的短矢。

\"麻醉箭。\"秦陌川解释,\"对付劫匪不致命,但能让人昏睡六个时辰。\"他又指向旁边几个正在练习捆绑的,\"这些是随队医士,都学过战场急救。\"

柳如烟突然明白,丈夫这一个月早出晚归,原来是在默默打造一支堪比精锐小队的商队。她正想夸赞,却见无邪风风火火跑来:\"大姐!南夷来人了!是拓跋王的特使!\"

来者正是蛮骨的心腹戈尔泰,带着十名南夷工匠。\"奉王命,特来协助柳掌柜的建立南夷分坊。\"戈尔泰行了个南夷礼,\"这些是我国最好的酿酒匠人,熟悉雪兰谷紫霞兰特性。\"

柳如烟喜出望外。她原本计划下月才启程赴南夷,如今有了当地工匠协助,进度能提前不少。正商议间,秦陌川已命人取来地图:\"分坊选址最好靠近雪兰谷,但又不能太深入南夷腹地,这里如何?\"他指向边境附近的一个河谷。

戈尔泰凑近一看,惊讶道:\"将军好眼力!此地叫玉带川,有温泉眼,水质极佳,离雪兰谷仅半日路程,到边境也方便。\"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无邪和柳如烟带二丫、三丫及部分工匠先行赴南夷建分坊;秦陌川率首支商队赴西域;白萧帮着打理山河镇总坊。

出发前夜,柳如烟在灯下仔细检查行装。秦陌川推门进来,递给她一个小巧的铜哨:\"遇到危险就吹,声传三里。\"见柳如烟好奇打量,他补充道,\"军中传令哨改良的,戈尔泰的人也配有,能互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