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笑出了声,那笑声爽朗而宽厚,在屋内回荡。
他轻轻摸了摸永琰的头,“小十五,你要记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为水,君为舟。
你想想,要是老百姓都没饭吃、没衣穿,天天饿着肚子。
刘恒还能在宫里,安心地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吗?
老百姓可是国家的根基,没有他们辛苦劳作,种出粮食,织出布匹。
哪来的皇宫里的这些好东西?
刘恒减免田租、鼓励农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吃饱穿暖。
这样他的江山才能稳固,他也才能长久地当皇帝,享受天下太平。”
乾隆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年幼的永琰更容易理解。
永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嘴巴微微噘起,像是在努力消化乾隆的话。
过了片刻,他又扬起小脸,眼睛亮晶晶地问道:“皇阿玛,那李世民叔叔抢了别人的皇位,为什么大家还说,他是好皇帝呢?”
这个问题一出口,乾隆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后,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乾隆看着永琰那稚嫩无邪的面庞。
乾隆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复杂的涟漪。
毕竟,兄弟相残这一残酷的戏码,自古以来就在帝王家反复上演。
那血腥的一幕幕,仿佛就镌刻在历史的砖石之上,时刻警示着后人。
乾隆怎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为了那至高无上,却又满是荆棘的皇位,争得头破血流、亲情泯灭?
此刻,永琰就像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纯净且充满希望。
乾隆暗自思忖,小十五目前展现出的品行端正无邪,这让他感到一丝欣慰。
也愈发坚定了要精心栽培的决心,绝不能让这棵幼苗,在成长途中长歪了一丝一毫,误入歧途。
乾隆微微倾身向前,声音低沉而又饱含关切,“小十五,你且听好了。”
永琰闻言,立刻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乾隆,眼神中满是敬畏与顺从。
乾隆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日后,在这皇宫之中,你须谨记要与兄长们兄友弟恭。
亲情,是这冰冷宫墙内难得的温暖,切不可因一时的利益纷争,伤了兄弟和气。”
说到此处,乾隆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又叮嘱道:“然而,朕也知这宫中人心复杂,波谲云诡。
你既要心怀友善,也要有自保之力,万不可被其他哥哥们随意欺负了去。
但记住,你同样不可以仗着朕的宠爱,欺负他们,明白吗?”
永琰虽年幼,却似听懂了乾隆的谆谆教导,小脑袋瓜像小鸡啄米一般,用力地点着头,奶声奶气地回道:“我记得了,皇阿玛。”
那脆生生的声音,流淌进乾隆的心底,让他那因忧虑而紧绷的心弦,稍稍松了些。
乾隆看着永琰,目光中透着深意,缓缓说道:“小十五,这皇位之争,自古以来就残酷复杂。
李世民虽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可他登上皇位后,并没有贪图享乐。
你看,他重用贤才,让那些有本事的人都能为国家出力,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才,就能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