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三年寻龙,十年点穴(2 / 2)

最让我头疼的是缺少防毒面具,赵大宝也表示无能为力,这种东西在城里很难弄到,他也不打算向家里的长辈求助。

我们只好找了两包口罩凑合,如果真遇到有毒气体,浸湿后或许能应急。

别小看了这两包口罩,赵大宝为此花费了五六千块,我经济上帮不上忙,只能开玩笑说自己是技术入股,找到宝物后再分他一份。

还有就是没能搞到枪支,但这不能怪赵大宝,连防毒面具都这么难找,更不用说这些被严格管制的武器了。

即使真的弄到了,带着上路也是个大麻烦,万一在路上被查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探险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赵大宝也没带其他人,要是找不到或拿不到宝物,我们就得原样返回,用他的话说,“丢不起这个人”。

依靠导航,我们很快再次进入了洛邑的地界,途中聊起了上次在洛邑楼的经历,互相打趣一番,这次我们没有进入市区,而是直接前往北安山。

远远望去,北安山自西向东延绵不断,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座山,虽然没有想象中那样雄伟,但风景优美,横跨东西极为广阔。

北安山由平隆山、宜苏山、凤凰山、翠云峰和首阳山等33座山峰组成,这些山峰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它位于昆仑山、秦岭和崤山的延伸部分,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名山,也被道家视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赵大宝问我既然如此自信能找到宝藏,是否能讲讲北安山的风水,他知道我家懂这个,想看看我的学习成果。

我仔细观察了一番后解释,在传统风水学里,山象征稳重智慧,水则代表灵动变化,山水和谐搭配便构成了绝佳风水之地,意味着墓主人死后能枕山临河,俯瞰万物。

看北安山的风水格局,不应只局限于单一山脉,虽然它不以气势取胜,但其独特的起伏如同翱翔天际的游龙,再加上背靠黄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

看着赵大宝对我竖起的大拇指,我也更加兴奋,这些日子的学习总算派上了用场,于是继续给他讲解我国龙脉的知识。

华夏有许多龙脉,但大致可分为三大龙脉,它们均发源于昆仑山,因此在风水学上,昆仑山被视为众山之祖。

在华夏的古老传说中,存在着三条神秘的龙脉,龙脉唯有抵达海洋,方能显其真龙之姿,华夏境内有长江与黄河这两条巨龙般的河流相伴左右,共同孕育了无数风水宝地。

有些人误以为石质山体下可能藏有古墓,其实不然。

因为岩石质地即便历经地质变动,也不一定形成所谓的“穴”,即风水上的理想之地,这便是“十不葬”中提到“石山不葬”的原因。

真正理想的埋葬地点应选在土山上,特别是像北安山这样绵延数十公里的山脉,才是结穴之所,因此有了“三年寻龙,十年点穴”的说法。

赵大宝对我赞不绝口:“兄弟,你这在家没少下功夫啊,看来这次我们找到大墓的机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