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紧紧捏紧的拳头忽然松开,终于,终于,松开了手。
缓缓地,退到了蒙毅的身边。
嬴轩看着他的这一副模样,深知,自己又一次说动了嬴政。
那么,就还会有下一次,下一次,直到……彻底将他收入麾下!
…………
回宫内。
嬴轩也是终于顺利地将儒法之道顺利的推行下去。
当然了,嬴轩也很清楚,这件事说得简单,但是实际做起来,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酵才行,就算郦食其那边已经找到了部分私学的老师,但是要找到那些好学生,特别是那些因为穷苦而被隐藏的学生,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
毕竟,先前秦法之力量,已经深入民心,短时间内,不能够强行消除。
而儒法之道,则是自咸阳开始,要先让那些官员看见成效,方才能够顺利施行下去。
所谓润物细无声,正是要将儒法之道悄无声息地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够达到嬴轩想要的效果,就像是之前的百盈司一样,咸阳城外的其他城,正是看见了百盈司日进斗金,这才让百盈司的入城顺滑无比几乎没有一点阻碍。
谁都喜欢钱,百盈司的成功,也是嬴轩预料之中。
而现在的儒法,就是要让当下的百姓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执法有力度,执法有温度”,拿捏住民心,就可以让日后科举制上的有志之士更加忠心为秦效命,到时候再给城中原本官员推出一个奖励机制,那么人才不就是源源不断了吗?
所以呢,嬴轩制定了一系列的儒法之道,譬如鼓励私学,为今后的科举制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令郦食其去做;譬如将那些山贼慢慢地招安收入朝堂,由陈豨去做;譬如在咸阳城中用宣纸张贴一些儒法之道的事情,让百姓耳濡目染,让樊哙去做;还有便是整顿军容,令咸阳城内巡逻的秦军执法力度稍微放宽变得有温度,不要一点事情就要大费周章,也得看这情况看看小灶嘛……虽然依旧严格,但是比之前那般不近人情好了不止一点……
当然啦,这件事,是需要发酵的!是需要时间的!嬴轩再急也没有办法。
刚才不是说到百盈司了吗?在等待儒法之道发酵的时间里,再研究出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珍稀物品,为百盈司的增添新的活力。
近来,虽然百盈司一直在尝试新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吧,说不上劣质,但是还是太过于平平无奇了,导致营业比起之前的日进万金,变成了日进九千金。
可别小看这一千金,这可是后继乏力的苗头,如果说再不推出一些好东西,百姓对于百盈司的期待就会下降,到时候,损失的可就不是这一千金了。
是时候把那种炼钢技术端上来了!
不过嬴轩已经有了打算,就是开始走高炉炼钢的路。
目前大秦的钢材极其之少,几乎都是用着铁矿锻打而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淬火之后还有可能根本不能用,废钢则是无法进行循环利用,如此既浪费了时间,也耗费了人力,且钢材之事,乃是国家重器之根本,还是越早提上日程最好。
而且,嬴轩还有一个心头之痛——
那便是刘邦尚且找不到踪迹!如今项羽已经收入了麾下,这刘邦……
算了。
目前嬴轩风头正盛,不急于处理刘邦的事情,便先准备把高炉弄起来。
所谓高炉,是由一些耐火材料砌筑而起的炉子,分为五个部分,嬴轩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找到耐热的材料。
当然了,这些东西,对于目前的秦朝来说还是太先进了,嬴轩能够想到的,就是将沙石锻打成砖,和徐福一块一块地去试,开始嘛,都是失败的,但是两人也毫不气馁。
“公子,你要那么耐热的砖头做高炉干什么?”
一次休息,徐福看着和自己一样灰头土脸的嬴轩,好奇问道。
“你有所不知,本公子要做的高炉,其内部温度可以高达数千摄氏度,到时候,我们不管是炼钢还是说要制造一些瓷器,都能够用这个高炉,事半功倍!”
徐福摸了摸下巴,好奇问道:“摄氏度?是什么?可以吃吗?”
嬴轩无奈一笑,好吧,忘记了大秦还没有摄氏度的概念,解释道:“这个……算了,你不用知道,你只需要知道,我们在高炉里面炼钢,不仅能够提高效率,更是能够给我大秦铁匠一个安全的氛围!”
“而且,我们之后,可以先用一些高炉来炼制瓷器,摆上百盈司,还可以大赚一笔!”
没错,嬴轩不仅要拿高炉来炼钢,更是要制造出瓷器,狠狠地割一把那些贵族的韭菜。
当然,还可以等后人挖出来之后,做成一个古物放在博物馆里,想想都爽!
徐福不懂,而很快,卫颖快步而来,道:“公子,韩信那边,将一个长命锁交给了大公子,大公子现在已然出宫,说是要去见一个故人。”
“大哥想去,便让他去吧。”
嬴轩摆摆手,没有在意,兄弟那么多年,他还会怀疑扶苏不成?
卫颖微微点头,继续道:“大公子说,他要见的人,叫做……甘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