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意在沛公(1 / 2)

第1028章意在沛公

“首辅!次辅!宁山侯……。”朱慎锥心中警惕,却没让顾国恩继续往下说,直接开口就喊了温体仁几人。

随着皇帝的话,温体仁、张至发、王晋武、陈奇瑜、陈新甲等人陆续站了出来,朝着皇帝行礼。

“刑部给事中顾国恩所弹劾之事尔等如何解释”

“陛下!顾国恩身为言官虽有风闻奏事之权,但其所弹劾之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臣从未有同建奴勾结,出卖国家行径!”温体仁脸色铁青,他当了这么久的首辅,平日里弹劾从未少过,毕竟常言说的好,不招人嫉是庸才,作为百官之首,他这个首辅本就是众矢之的,一直是被言官攻击的目标。但温体仁自认为就算自己私德有缺,可在国家大事上却从来没有半点私心,根本不在意那些弹劾。

但今天顾国恩的这番话可把温体仁给气坏了,顾国恩居然把这样的罪名扣在自己身上,这哪里是弹劾分明就是要置于自己死地啊!而且温体仁很明白朝鲜和辽东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大明好不容易借着朝鲜乱局挑起大清内乱,使得豪格在朝鲜割据同在辽东的多尔衮势同水火,在这种情况下大明适当出手扶持豪格对付多尔衮,这又有何不可

所谓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豪格和多尔衮的内战一旦打响,那么大明在辽东的压力就大大减弱,这是有极大好处的。

这件事很是机密,知晓的人并不多,先不说顾国恩是哪里得来的消息,可问题在于明明是对大明有利的事到了顾国恩的嘴里反而成为通敌卖国了,这让温体仁怎么能忍

温体仁当即进行反驳,不仅是他次辅张至发也是神情激动一口咬死绝无此事。张至发的年龄不小了,而且他能当次辅完全是因为侥幸,当年如不是靠上了温体仁以他的能力恐怕内阁都进不去,而成了次辅后一直跟着温体仁马首是瞻,再加上朱慎锥入京后继续留用温体仁,这才让张至发一直在次辅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

不过张至发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个次辅恐怕做不了太久,尤其是王晋武入内阁后这个趋势越发明显,朱慎锥重新设置了内阁成员人数和比例,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内阁中文臣为主的格局。

作为勋贵和军中代表,王晋武虽然不可能成为首辅,可取代他张至发成为次辅却是铁板钉钉的。而且张至发清楚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年龄又大了,精力有些不济,张至发这些日子已经琢磨着安稳退出内阁,最终告老还乡的打算。只要做完这一步,他张至发就算是功成名就,太太平平地荣归故里,此外还能借让出次辅之位给王晋武,在皇帝和王晋武等人心里留给好印象。

所以说,现在的张至发已经在准备退休了,可就在他已经要退休的情况下被顾国恩迎面泼了这么一头脏水,甚至指责他联合首辅通敌卖国,张至发如何能忍一旦这个罪名扣上来甩不掉,张至发一辈子的辛劳付诸东流,这是张至发怎么都无法接受的。

“顾国恩,你刚才弹劾老夫等人通敌卖国,同建奴私下议和,还口口声声说有实据,实据呢拿出来!如拿不出来!别怪老夫以次辅身份治你的罪!”张至发气得浑身发抖,当即反驳斥问。

顾国恩上前一步,刚要说话,朝臣中却又站出一人来,这人声音洪亮,一开口就抢先说道:“次辅此言为何意顾大人身为言官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此乃当年太祖所定祖制,难不成次辅要坏我大明制度否”

这话一出,顿时把众人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大家定睛一看,站出来说话的这人居然是右佥都御史宋善,宋善说道:“当年太祖立此制度为何意,天下皆知。如言官弹劾朝廷大臣无此权,何必在朝设此官职又怎么监察百官何况顾大人刚才已问得明白,之前投我大明的原建奴正蓝旗所部今在何处游击将军京兀儿人在哪里山东总兵李佑同所属水师在济州岛的兵马如今在干些什么这些日子从山东调至朝鲜的物资又去了哪里这些还请几位大人回答,如能解惑众人,自然是顾大人的错,但如解释不清,必有问题!”

“宋大人说的有理!”宋善话音刚落,又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是礼部郎中谢载阳,他附和道:“建奴自万历年间起兵反叛,萨尔浒一战就此崛起,这数十年来,建奴盘踞辽东虎视关内,为我大明心腹大患,更是大敌!己已之变,建奴入关,在我大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京畿之地几乎化为一片废土,我大明同建奴有着血海深仇,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建奴在辽东称伪帝,其野心昭昭可显!”

“而今我大明圣天子在朝,虽平息内乱,但外敌依在。建奴同我大明势不两立,如何能和平相处臣读史,想起当年靖康之变无不惋惜长叹,金人胁和之祸犹在眼前,我大明可不能效仿北宋之举,同建奴议和啊!此举乃亡国之道啊!陛下!”

“臣附议!”

“臣也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