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承乾猜想的那样,李世民确实是故意没让李承乾从玄武门进皇宫,也是故意让李承乾从长安南面进城,故意让李承乾来到皇城外,还故意挑的上朝时间。
李承乾因为不想闹大自己和父皇的不和,从而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站队他人,所以用了这么蹩脚的理由。
但李承乾只想到了第一层,没想到更高的一层。
李承乾和李世民大吵一架,是满皇城都知道的事情,程咬金带禁军离开皇宫,更是全长安都知道的事情。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这么蹩脚的理由来应付,是很难堵住悠悠之口的。
你用这么毫无逻辑的理由来堵人,不就相当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不就证明了你们父子二人不和?
所以这事还必须在李承乾出现的第一时间,马上澄清。
只有李承乾从城外来,在见皇帝之前先见了朝臣,才能让朝臣相信,你说的话没有和陛下商量过,因为大家都知道太子好几天没见陛下了。
陛下是能策划“玄武门之变”的主儿,比猴都精。
而你才是个九岁的娃娃,再精也还只是个娃娃。
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非要安排这么一处,看似让李承乾难堪的情况。
长孙无忌这个李世民的大舅哥,李承乾的舅舅,早就被李世民派人通过气了,今天早上就是故意帮李承乾解释的。
不然长孙无忌问李承乾事情,干嘛不躲的远远的,非要当着全部朝臣的面问?还大声的自言自语,跟个大傻子似的。
长孙无忌这样的表现,可一点都不像是,能辅助陛下登上皇位该有的能臣样子。
而长孙无忌像个大傻子一样自言自语说出的话,很快就在朝会散去后,李承乾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因为当朝会散去之后,李纲的大孙子李仁就找到李承乾,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李承乾。
原来就在李承乾好几天前,拿着金部司的公文找父皇的那一天。
赵王的人就来到长安,找上了蜀王府的长史李安静。
蜀王府的三大官员,分别是三品傅、四品上长史、四品下司马。
三品傅之前是魏征干,但是魏征在回到中央后就卸任了。
所以蜀王府的大官变成了四品长史李安静,李恪也是把生意都交给了李安静打理。
赵王派来的人就是想和李安静谈谈“空心煤”的买卖,准备从长安买空心煤,再卖到洛阳。
对于这种扩大生意的事情,李安静当然乐意,他是蜀王府的一把手,自然知道蜀王府在自家殿下手里,一直是入不敷出。
但是这笔生意最终没有做成,原因是赵王不准备以“五文钱一根”的原价购买,而是打算以“两文钱一根”的价格购买。
赵王派来的人给出这个价格不是无的放矢,他作为赵王派来谈生意的人,早就在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多方打听弄清楚了“空心煤”的制作成本。
毕竟空心煤的原材料简单,李恪又是垄断经营,想不被有心之人查出来才是一件怪事。
而这个价格怎么可能谈成?李安静当场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