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2 / 2)

重归 林木儿 5560 字 2019-04-03

“南边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吧。”沈怀孝接过话头,“我估计,我爹应该知道一些,参与没参与,我说不好。不过,看家里最近的情况,应该是祖父对于父亲,并不十分信任。我父亲参与的可能性不大。”

苏清河担心的看了他一眼,这可相当于自己朝自己下手了。

沈怀孝微微一笑,“我不能让咱家的孩子,成了反贼之后啊。”

至于其他的人,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苏清河感激的朝他笑笑。安亲王点点头,“别勉强自己啊!”

沈怀孝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苏清河的心就踏实了下来。只要有了方向,这些所有的琐碎事,就能够串在一起。那时,离真相就不远了。

放下心事,苏清河拉了万氏一起,在湖边钓鱼。

这湖里还真是没有观赏的鱼,都是能食用的。不知道多久没有人打捞过了,苏清河险些被鱼拽进湖里。

足有一米长,三四十斤重的大红鲤鱼,让孩子都兴奋了。

苏清河安排厨房做全鱼宴,一鱼多吃。

又特意再捞了两条大的,给宫里送去了。想了想,又叫人捞了两条,一条给了白坤,一条送去了沈家。

沈怀孝要查的事,还真得借助着沈家这个身份。适当的示好,是有好处的。

辅国公府。

如今当家理事的是沈怀忠的妻子方氏。作为世子夫人,当家理事名正言顺。

快晌午了,管家急匆匆的来回禀,“世子夫人,宜园的公主殿下让人送了自家湖里的鱼过来,人就在门外。”

方氏蹭一下站了起来。公公和自己相公多次示好,小叔子一直没接着,她还以为就这样了。没想到公主昨儿刚出宫,今儿就送来礼了。

别管送的是什么,关键就在于一份心意,一个态度。

何况还是自家产的。那就更显得亲近了。

“快把东西接了,打赏最大的红封。再打听打听,公主府都给谁送了。”方氏吩咐道。

不一会人就回来了,高兴的禀报道,“打听清楚了,只有宫里的得了两条,白家的白坤白大人得了一条。再就是咱们家了。”

方氏舒了一口气,送的都不是外人。宫里肯定是进给皇上和贤妃的。白坤更是公主的嫡亲舅舅,再亲近没有的关系了。

午饭的时候,沈中玑看着一桌子的鱼还纳闷,“鱼买多了吗。”买多了就放到池子里嘛,哪有这样吃的。

沈怀忠笑道,“这是公主府送的。好几十斤的大鲤鱼呢。看来二弟还是惦记爹的。”

再大的鱼,对沈家来说,也不是稀罕东西。吃的就是个心意。

沈中玑果然很高兴,“看来公主对于跟咱们来往,也是不排除的。你今儿再下个帖子,就说想去拜访,看什么时候方便。”

沈怀忠赶紧应了。

等送走了安亲王一家,宜园就接到了辅国公府的帖子。

沈怀孝看着苏清河笑道,“要不然明天,让他们来见见。”

苏清河上前抱了抱沈怀孝,“哪有不让你认爹的道理。想怎样你就怎样。这里虽然是公主府,但你又不是做不了主。不用事事都问我。”她在他耳边轻声道,“我都是你的,我的这些东西不也是你的。”她感觉到他抱着她的手臂紧了紧,就道,“过日子,哪里就这么客气起来了。”

沈怀孝轻轻的‘嗯’了一声!

第二天,苏清河特意嘱咐两个孩子,来的人是他们的祖父,大伯,大伯娘和两个堂姐。不要摆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尤其是沈菲琪,苏清河见她确实没有排除,心里松了一口气。想来这几人对她还是不错的。

即便是辅国公,见了苏清河先要行国礼。然后苏清河又行了家礼,他们也都避开了,不敢受。

等双方落了坐,两个孩子才对着辅国公和世子,世子夫人行礼。

沈中玑看见两个孩子眼里就有了泪花,这两个孩子来的着实不容易。“祖父给你们准备了好东西,拿去玩吧。”

又是两个匣子,不用看都知道又是珍宝。这两个如今对这个都有些免疫了。但还是高兴的接下来。

苏清河又给了明姐儿和芳姐儿一人一匣子内造的首饰。才让孩子们去一边玩了。

让他们父子三人说话,苏清河领了方氏去瞧园子。

“家里也收拾了大院子,就盼着公主带着孩子回去住几天。”方氏轻声道。

第120章表态(五更)

第一百二十章表态

去沈家住吗。苏清河从没想过。倒不是有多么的嫌弃沈家人怎么怎么样。就是觉得有别的女人顶着沈怀孝的妻子住进去过,心里有些膈应。恶心的慌。

想了想,还是笑道,“就不添麻烦了。你当家理事,这里面的烦难,我也是知道的。我这一住过去,抬腿动步都是规矩。待得带过去多少丫头婆子,大家都得改了规矩。按照我的规矩来。到时候闹得一家子不得安宁。那又何苦呢。如今咱们离得又不远,常来走动就是了。琪姐儿正好孤单的很,没有姐妹作伴。我瞧着明姐儿和芳姐儿都是好孩子,带过来玩就是了。”

方氏虽然遗憾没有将公主请回去,但见公主确实没有排除他们的意思,又极喜欢两个孩子,就难免高兴的笑了起来,若是有人提携,将来两个闺女也有更多的前程和依仗,不由的道,“那就听公主的。”

苏清河点点头,又问,“如今府里住着几房人,只怕管起家也不那么轻松吧。”

方氏苦笑道,“前段日子,祖母想叫四婶管家,公公没同意。后来又闹了一场,公公说,不行咱们就分家,反正各位叔叔都已经是当祖父的人了,没有还跟着兄长过日子的道理,这才把事情压下去了。不过平时也不得消停,不是为这一房多了一盘子点心,就是为了那一房又多了一道汤羹。琐碎的事情就是这样磨牙。家里很少有消停的时候。一大家子就那点产业,如今都可劲的往自己怀里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