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留着你看贞观盛世,户部抢先行动了(1 / 2)

下定决心之后,李世民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道:“那佑儿就从康杰部落中选人吧。”

“记得此行尽量低调,康杰族人不可全部带走!”

“这件事让御史台的人知道,提前得到他们的同意……”

接着李世民又附加了一些限制的条件。

虽然附加了一些条件,但是这一切都在李佑的计划之中。

这次的兄弟,他需要的是康杰一族的人脉,其实根本要不了多少人,最关键的就是康杰。

他需要通过康杰快速的和草原部落产生信任,让那些现在还继续居住在草原的部落,在最快的时间接受李佑的经济改革。

这一次李佑的到来虽然没有给李世民带来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并且灌输了一个新的观念。

这个新的思路,便是从经济上控制。

在以往,他想得最多的便是武力控制,接着是在精神上同化他们,让他们变得和中原百姓一样。

目前虽然前者已经实现,但是却并不能长久保持下去。

征讨大军可以七路同时出动,但却并不能一直维持下去。

想要在精神上同化则需要大量的时间,不仅无法立竿见影,还随时有可能遭到反噬。

而李佑那个经济控制的方法,似乎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既快速有效,又能有

效度量,而且似乎还不用什么花费。

这个观念便是,那十几万人乃是大唐的劳动力。

面对这些送上门的劳动力,大唐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样一来,无形中魏征提出的放逐选项便被李世民给排除在外了。

接下来的两个方案,其实只是内迁程度的问题,选择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最终李世民再三斟酌之后,选择了温彦博的折中之法,将这些十几万突厥人安置在了朔方,同时任命司农寺卿窦静为夏州都督。

同时李世民在原东突厥地界设置顺州、裕州、化州、长州、定襄、云中等都督府,同时任命突利可汗为顺州都督以管理继续在草原生活的其他部落。

为了给李佑争取时间,李世民足足又拖延了半个月,直到颉利可汗被押送到长安,才当着他的面宣布了这个决定。

“怎么样颉利可汗,朕对你的子民够好吧。”

李世民的大度让颉利无言以对,他羞愧地低下头道:“大唐皇帝,你杀了我吧。”

然而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

“颉利,你该死。”

“过去你父亲国破,依赖隋朝得以存立。但当隋朝有难时,你却一兵之力都不帮助,以致隋朝覆灭,这一条你该死。”

“与我为邻而背信侵边,此二罪该死。”

“连年征战不

止,致使部落生怨,此其三。”

“掠夺我中国人,践踏我庄稼,此其四。”

“许你和亲而迁延逃走,此其五。”

“如此五罪,朕皆可杀你。”

“但是朕不杀你,你我当日渭水便桥结盟,朕没有忘记。”

“现在朕将你突厥子民当作朕的子民一样看待,对你自然也是一样。”

“从今之后朕还你妻儿,让太仆寺为你寻一处住所,你就住在长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