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在吴兴修城墙是做奉献,或者叫挨宰,可是与官府搭上了关系好处多多,起码生意就好做了,损失可以从生意上补回来。
刘璎策划的改进的农具、独轮车和冲锋舟是成功的,销售得很好,特别是独轮车,市面上需求量大,生产的少,供不应求。并且由于有独门技术利润比较高。
修复城墙的工程还算顺利,老天关照没有下大雨,城墙基础打得好,墙体日日在升高,完工的日子可以准确计算了。
可工程没结束刘谨就不能走,总是拘在小院子里也是很难受,因此他偶尔地去码头上自己的商铺里散散心。本来路途不远他还是预备了一顶两人抬的小轿子,目的还是隐身。
今天码头上过来一个家丁,说是杨六军昨天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总管刘永也不在。说是杨六军走的时候有话,说早上还不回来的话要向大爷禀报,但是没说什么事。
刘谨先是吓了一跳,再一想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如果有重大的事情杨六军哪能不通报明白呢?
刘谨问道:“他去了几个人,什么时候走的?”
“回大爷的话,是夜里走的。杨队长还带了一个人。”
哦,这是有紧急情况了。
刘谨也有些不放心,就乘坐小轿去了码头。
现在店铺后面搭建了一个小棚子,不过是支上架子围上芦席而已,里边预备一套桌椅,总算有个私密空间了。杨六军还没回来,刘谨就在这里等。
也没等多少时间杨六军就跑来了,直接来到小棚子见刘谨。
杨六军说:“大爷,您怎么来了,没提前告诉一声在下好派人去接呀?”
刘谨:“没那么复杂,眼下这吴兴城还算平静,就不劳动你们了。”
杨六军:“这
吴兴城可不是平静的地方,我这不就在外面熬了一夜吗?”
“出了什么事?”
“到也不是大不了的,昨天蒋老爷调兵出城了。在下想看个究竟,就跟着去了。”
“半夜调兵?你可看清楚了,有什么事?”
“哦,要说这事也挺解气的。大爷还记得肖三爷吗?”
“你说的是肖仁志?”
“对,就是他。知县老爷调了一百多兵,连夜把他的家给抄了。十多辆大车拉了两趟,蒋老爷可是发了大财了。”
刘谨知道肖家与张士诚有关系,那是肖仁志的一个叔叔投在张士诚的身边,能量不小。肖仁志的这个叔叔年龄不大,只有三十多岁,是兄弟中最小的。这个叔叔有个儿子刚成年,叫肖仁杰,行四,因此人称四爷。因为苏州到这里很近,他的这个叔叔也回来几次,这位三爷就跟着叔叔沾光了。
肖家是本地的大家族,在吴兴很有影响力,士绅家族当然不会都是肖仁志这个无赖样子,否则也成不了大家族。
这些还是当初刘永打听来的消息。
今天这个情况让刘谨疑惑难解,是什么情况让蒋嘉消除了忌讳敢于对肖家动手呢?
他对杨六军说道:“肖家是有后台的,蒋知县敢对肖家动手必有原因,到底因何?你再仔细打探一下。”
杨六军:“是,大爷。”
蒋嘉趁机发财,似乎没刘家什么事,可是黑酒楼宰客宰到了刘家头上,肖家被炒也让刘谨感到出了一口恶气。
……
在肖仁志被抄家的时候刘永又回到包家寨,他的职责就是运送和销售货物,总是来回奔波。
眼下他最上心的是独轮车,一是销路好,有多少就卖多少,二是获利高。也许他不太懂,因为他只是看到几根简单的
木料拼凑起来竟然值十两银子。
回到包家寨,他第一个就去了制造独轮车的作坊,看看这一次能带走多少车?
他也知道车轴有独特之处,因此特意的去看。虽然以前他也看过,但是这一次还是让他吃惊,因为他看到了新的工具,加工轴承的过程变化不小。
这里接触一些细节了,为了说明白还是要科普一下,当然是简单再简单的描述。
古代车轮都是木制的,分为三个部分:轮毂(音:古)、轮辐、轮辋(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