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龙吟秋霜(1 / 2)

紫裙女子却不急着揭开红绸,反倒让人送了另外一个小东西上来。

小小圆圆的物件拿在手里,映出紫裙女子绮丽的容颜,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此镜,名为秋霜。”

紫裙女子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包厢里不少人都震动了起来。

“什么?秋霜镜!”

“传说十大名镜之四的秋霜镜?”

“就是当年秋志清的那面镜子,传说能映照人心?”

“霜华凝露映秋光,吟咏之间意自长。心怀高洁凌云志,不染尘埃自芬芳……秋志清的这首诗,当真好志向啊!”

“可这镜子,不是数百年前就葬在了秋志清的墓里吗?”

“倒也未必,谁也说不准那墓到底在哪,没准早就被人盗了,又流落民间了呢。”

包厢内众说纷纭,紫裙女子也不着急,干脆倚着水榭的栏杆慵懒地坐了一会。

等到包厢里平复下去,紫裙女子这才勾勾嘴角,对镜抚了抚鬓角:“这秋霜镜,乃是陆氏商行从秋家后人手中收购来的。”

众人恍然,脸上微露不屑。

秋家子孙,要么是不遵祖训,没有将铜镜陪葬。

要么就是人穷志短,打起了祖先的主意,自己把墓给掘了……

无论哪种,都是违背祖先的决定。

“可惜了秋家的名声。”左相摇摇头,把旁人的家事抛到脑后。

他隔着轻纱,细细审视着那面小镜。

精铜铸就的圆镜,虽历数百年风雨,却并未腐蚀,反倒呈现出古朴的铜黄。

镜框边缘乍一看仿佛陈旧破损,实际上却是仿照初冬时湖面的薄冰所制出的裂纹。

微光下,镜框与镜背闪着微光。

镜背正中,有着一片霜雪笼罩的森林,枝头被冰雪压弯。

萧瑟的林间小径,只有一行通向林间的脚印,却不见行人归来。

“踏雪迎风行不止,此生无悔意如磐。”左相轻轻拍着桌案,喃喃道,“秋志清啊秋志清,原来你持此镜,是为此意!”

秋志清当年声名极盛,出仕为京兆尹,后因得罪了朝中显贵,被免官责问。

他想通了当时朝局的本质,便一心治学,再不问世事。

后来,名声越来越大的秋志清被三番五次征辟。

他不愿与朝堂诸公同流合污,便搬入积雪深林之中,做了名樵夫,终老深山。

传说他在做京兆尹时,用此镜明察人心,从未办过一次冤假错案。

“贵人因何发笑?”侍女知道左相心情好,特意捧着他说。

左相摇摇头,笑容里似是带着淡淡不屑:“要是真能洞察人心,秋志清也不会被免官。他啊,可能看透了事情的真相,却始终没有摸透人心……”

“贵人说的这些,奴听不懂。”侍女给左相换了杯热茶,“只是贵人们能让京城如此安定,在奴看来,比那秋志清要厉害得多。”

这话说得左相心头熨帖,他对着小厮勾勾手:“赏。”

左相的心思,却根本不在那打赏的金叶上,而是飘到了水榭之中。

他能猜到,这红绸

到底是什么呢?

这场拍卖,倒也有趣。

就在左相捋须微笑的同时,另外包厢里的方脸男人翻开了一个箱子,哈哈长笑:“秋霜镜又如何?我这次可是带了龙吟镜!”

他小心翼翼地从箱中捧出一面玄黑色镜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