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丝绸之路(2 / 2)

他思索良久,缓缓说道:“容我再想想,不管怎样,我都要让陛下清楚此事的利害关系……”

“对了,我也想听一下你的想法,你是如何想的啊。”

“岳父大人问的是,收复哈密啊,还是后续经略西域……”孙承宗赶忙问道。

“收复哈密,重设六卫,与经略西域,这本就是一件事情,你都讲讲吧,看着时辰,我半个时辰后,入宫也来得及……”

虽然,孙承宗今年的科举名落孙山。

但不代表不是进士,就不能吹牛,没有自己的看法了。

有些时候,孙承宗的看法,还是颇有独到之处的。

他老丈人海瑞也就是一个举人出身。

听着二人要谈事,海妻带着女儿,外孙,还有自己的孩子,都离开了饭桌。

等到几人离开后,

孙承宗身子微微前倾,神色认真,拱手说道:“岳父大人,依小婿之见,此事需从两方面来看……”说到这里,孙承宗略有停顿:“岳父大人,小婿说话直,您可千万别生气……”

“无事,我也说话直……”

孙承宗听着海瑞的话后,干笑两声,继续讲述到自己的想法。

“岳父大人,先说这收复哈密耗费银钱一事。世人常言,‘财货者,流通之物也’。朝廷府库之银,若只是囤积,不过是死物一堆,毫无生机……”

“当朝廷将这些银钱花出去,用于采购粮食、军备等物资,便能带动四方,譬如采购粮食,可使粮价稳定,不至于过度下跌,损害农户生计,购买生铁,招纳工匠,也能让匠人们有所收入,如此一来,百业方能兴旺。”

“再谈经略西域。此事虽看似投入巨大,但若能成功,那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啊……”

“西北之地,关乎我大明半壁安危,蒙古部落在那里越发的猖獗,为什么,因为大明朝的重心是不在西北,在辽东……”

“昔日汉唐之时,长安、洛阳何等繁华昌盛,究其根本,就是因经略西域,引得胡人商队往来不绝……”

“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商货云集,也带来了人,带来了银子……”

“如今若能重启经略西域之举,西北大地必定重焕生机。西安府、山西、陕西等地,皆会受益,百姓生活也将随之富足,人口亦会逐渐稠密起来。”

“届时,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可就此开辟。从西域而来的商品,经宁夏镇、甘肃镇,抵达西安府、洛阳府,再由南方商贾中转,一路运往应天、浙江宁波等地……现在海路也开了,这条丝绸之路,该能为大明朝赚多少银子啊……”

“此路若成,其长度、繁华程度定能超越汉唐……”

“如此丰功伟绩,陛下若能成就,实乃万民之福,社稷之幸啊……”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岳父大人,小婿说的对吗?”

说完后,孙承宗再次看向海瑞,当下心猛地一沉,好家伙,岳父大人脸黑了。

孙承宗说的是痛快了,可海瑞是越听越生气。

商贾。

大明朝难道靠的是商贾吗。

是百姓,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