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说得有点儿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我这次准备留下足够一年周转的资金,剩下的钱都投进去。以后就算我干不动了,三个孩子啥也不干,每年起码有几万两进账,照样是大户人家。”
小弟说完,笑眯眯地看着众人。
这是他跟王德发商量好的话术,就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劝他们。
毕竟西湖景区用屁股想都知道,短期内是不可能回本的。
小弟的话确实引发了众人的思考。
那些投资了水泥路的,跟没有投资水泥路的,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
说到底,在封建王朝,商人也不过是毡板上的肉,啥时候头顶上会有刀子落下,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
水泥路的股份有几点好处。第一,不可交易,赠送。
也就是说,只能自己持有,自己死后,就给后代,外人抢不去。
只要有人不死,这就是长期收入。
第二,有合同的,白底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还盖了皇帝的印章。不是到了极端条件下,皇室不可能不承认朱元璋的这个合同。
第三,投资水泥路,自己赚钱的同时也算是帮助大明做建设了。靠着这件事儿,真要是受到什么不公正待遇了,就算是去告御状,皇帝也会高看你一眼的,毕竟也算是有功之臣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沈万三还帮朱元璋修城墙了呢,朱元璋还不是把他弄死了。
先不说这件事儿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其中还有别的事儿呢。
首先,那时候的朱元璋本身就是很仇视富商地主阶级的。
毕竟他小时候就是给地主家放牛的,没少被打压。
其次,沈万三修完城墙,还提出要出资犒劳三军,朱元璋认为沈万三,匹夫敢犒天子之军,是乱民。
最后,还是最重要的一点儿,沈万三一开始支持的可不是朱元璋,而是张士诚。
后来张士诚不行了,朱元璋牛逼了,他才转而投靠朱元璋的。
张士诚可是跟朱元璋打过仗的。
打仗就必然会有伤亡。
在朱元璋想来,你沈万三不资助张士诚,自己是不是就能少死很多兵,是不是就能更早建立大明呢。
所以说,沈万三本来就算是朱元璋的敌人。
当朱元璋拿下苏州城的时候,直接把沈万三的家给抄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的。
沈万三会被流放,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件事儿。
他一个商人,寻求政治军事庇护无可厚非。可是他一开始选错了人啊。
如果他一开始就是支持朱元璋的,后果会不会更好点儿呢,大概率是会的。
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把家产都给朱元璋,然后换个爵位。
总不至于家产没了人还要被流放云南吧。
朱元璋真要是对有功之臣赶尽杀绝,会引起众怒的。
蓝玉他们被弄死也都是洪武后期发生的事儿了。那时候大明的政权已经比较稳定了,朱元璋才敢那么干的。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如果手里有余钱,投资大明的长期稳定盈利的项目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这一点儿在座的商人都承认。
关键就是投资多少这个问题。
小弟敢说他只留一年的周转资金,其他都投进去。
其他人可没有他这个魄力。
而且吧,是投资就有会有风险,真要是押宝到一件事儿上,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