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见池瑶听话,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如果对方是个聪明人,就不会轻易乱来。而且,他从池瑶的眼神中看出一点东西,对他是有好感的。她不至于在彼此尚未熟悉之前就结下深仇大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黎锦会完全信任池瑶。对于这个来自四九城的女子,他仍需进一步考察。毕竟,在官场和商场中,人心难测,唯有时间才能验证一切——日久见人心。
当天晚饭后,黎锦叫上陈三凤和池瑶,一起前往健身房游泳放松。两女也欣然同意。
转眼间,到了周末。黎锦选择休息一天,带着陈三凤等人来到江山市的一处农家乐,烧烤、野炊,尽情享受自然风光。
午饭后,黎锦带着陈三凤来到江山市的码头。两人站在岸边,眺望着繁忙的货船往来与装卸作业。
“江山市的经济,经过你的刺激,迅速膨胀,后来竟然能稳定下来,是靠这码头?”陈三凤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与佩服。
黎锦点点头,目光投向远处:“基建确实很重要,但真正拉动经济发展的,是这些产业——码头、矿产、房地产、汽车产业。它们不仅能快速推动经济增长,还能让局面稳定下来。不过,城市的长远发展还是要依靠服务消费和金融繁荣。”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江山市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实是由它自身的桎梏决定的,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宿命。江山市已经改命一次了,不可能次次都改命。现在的状态如果能维持下去,便是它的归宿。”
陈三凤听后若有所思,却忍不住追问:“你的话,我都能听得清,但不是完全明白你的意思。”
黎锦微微一笑,将烟盒拿出,点上一支烟,缓缓吐出一口白雾:“你看到的就是我的意思!如果你想搞点钱,不管是为你自己还是为陈家,都可以考虑来江山市投资。这点,我可以给你做保证。”
陈三凤眼睛一亮,随即认真地点点头:“好,我听你的!回头我做个企业规划方案,给你过一眼,然后我就过来跟你混了。”
黎锦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陈三凤的选择并非偶然。江山市作为他的发迹之地,即便叶秋莹这样的副省长试图插手,也无法拿走这里的发展果实。显然,黎锦早有后手,确保江山市的利益不会轻易旁落。
陈三凤既然看好黎锦,那么与他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无疑是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对她个人而言,这是提升自身价值的机会;对陈家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盟友。
“既然你看好江山市,那我们未来的合作一定会更加愉快。”黎锦抽完烟,将烟蒂摁灭,转身对陈三凤说道,“走吧,带你去市区转一转,再吃顿便饭。”
……
叶秋莹提前得知了赵春深从京城回来的班机时间点,于是亲自带着一大队人马前往机场迎接。她在停机坪上布置得井然有序,自己则站在云梯口等候,阵仗不小。
然而,当赵春深走下飞机时,看到眼前的排场,眉头微微一皱。他原本并未预料到叶秋莹会来接机,更没想到她会搞出如此大的动静。尽管心中略感不悦,但表面依旧保持平静,与叶秋莹等人握手寒暄后便直接挥手示意离开,迅速登上车辆返回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