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摩羯在文昌登陆(2 / 2)

另一位林先生也心有余悸地感慨道:“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台风,可这次‘摩羯’的风力,比2014年的‘威马逊’还要强得多啊!”

文昌市区同样没能逃脱这场可怕台风的肆虐魔爪。在市区酒店入住的骆先生对着镜头,声音里都带着一丝颤抖描述道:“我在二楼都能明显感觉到楼房在剧烈晃动,外面白茫茫一片,只能隐约看到风中翻飞的树枝和被吹得七零八落的广告牌。”

视频画面转向街道,只见道路上倒伏的树木横七竖八、杂乱无章,还有不少车辆的车窗被刮落的广告牌无情击破,玻璃碎渣散落得到处都是,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又绝望的光

看到这里,郑荨的心情陡然变得异常沉重,原本温暖舒适的被窝此刻似乎也失去了所有温度。她紧紧盯着手机屏幕,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台风肆虐下人们惊恐、无助的模样,她实在难以想象,身处这场可怕台风中的人们,正经历着怎样的恐惧与艰难

此时,各个王朝群里,老祖宗们也都被这台风“摩羯”的消息吸引,纷纷将全部心神聚焦其上

元朝群里

元世祖忽必烈看着消息,不禁回忆起往昔,感慨道:“昔年东征,我大军因这海上妖风而功败垂成。今日听闻摩羯登陆,如此狂暴,才深知这海洋之上的风云变幻!”

元太祖铁木真发问道:“@郑荨,不知后世可有办法消灭台风?”

郑荨看到消息,心里默默想着:但凡真有办法,我们也不至于任由这摩羯如此肆虐啊!

她随即回复道:“回成吉思汗老祖宗的话,台风是由复杂的大气与海洋条件相互作用孕育而生,是天地间自然伟力的直观展现,以当今的科技水平,确实很难将其彻底消灭

不过,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气象卫星技术,再配合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模型,能够提前精准预测台风的路径与强度,并及时发出预警

民众可以根据这些预警信息提前撤离,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现在科学家们也在夜以继日地不懈钻研,未来或许真能找到更有效的应对之策

@系统008,你怎么看呢?”

系统008很快回应道:“宿主,各位陛下,台风作为地球气候系统至关重要的调节者,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生态与社会价值!所以在后世二万年后,除非那台风已经具备了毁天灭地的恐怖破坏力,否则在我所在的那个时代,是不会轻易出手干预,更不会随意消灭台风!

台风年均携带大约30亿吨水汽,通过巨量的水汽输送,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其降水量占全球降水总量的7%。就拿中国华南地区来说,7-9月台风带来的降雨量能占全年的30%-40%,这极大地有效缓解了当地的干旱状况,同时还能平衡全球的热量分布,单次台风释放的潜热相当于200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

在海洋中,台风引发的上升流会将深海的营养盐带到表层,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据日本南部海域观测数据显示,台风过后渔获量可激增20%-30%;在陆地上,强风会折断枯枝、吹倒老朽树木,为森林的自然更新腾出必要空间。台湾阿里山森林研究表明,适度的台风干扰能够使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15%

与此同时,台风还推动了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宿主所在的这个时空的数据为例,中国建成了由16颗气象卫星、2000多个地面站组成的庞大监测网,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从2000年的200公里大幅缩小至2023年的70公里。甚至台风还蕴含着新能源开发的巨大潜力,美国就曾试验‘台风涡轮机’,利用台风外围气流进行发电

更关键的是,台风通过能量释放维持着全球水循环,每年向陆地输送约20万亿吨淡水。2021年台风活动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降低0.5c,有效抑制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

这种‘利弊共生’的特性深刻揭示了自然法则:人类必须以敬畏之心构建完善的防灾体系。比如中国利用‘风云四号’卫星实现了10分钟间隔的实时观测,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逐渐从单纯对抗台风,转变为与台风带来的风险和谐共存

正如科学研究所示,台风的真正威胁并非其本身,而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开发行为,它的存在本质上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呼吸运动’!”

郑荨看完系统008的回复,心里默然:好吧,按照系统的这一番说法,台风确实有着其存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