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鬲昆的大同(1 / 2)

陈平呵呵笑道:“家主,你这不是讽刺我吧?”

秦风说道:“我还没有那么无聊。你这种先往坏处想,再往好处想就属于危机意识比较强。

这样的做做事情会滴水不漏,会有很多方案。我这是夸奖你了。”

秦风说着把奏章递一给了陈平说道:“你也看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对于咱们大家来说是好事。”

陈平双手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惊讶地说道:“这……这个真的有?!

诸子百家某些人所说道大同部落,被咱们给发现了?”

秦风点点头说道:“是啊,这就是大同,大家共同吃苦,渡过难关。”

陈平皱眉头说道:“这对于咱们来说应该不算好事。他们这种人人平等……和大秦的制度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格格不入,应该把他们卡在萌芽当中,不应该让这种事情做传播。”

秦风说道:“给萧何看一看,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萧何启蒙老师是儒家,陈平的启蒙老师是道家,儒家对大同世界更有发言权。

天下大同的思想起源于诸子百家三家,农家提倡“并耕而食”;道家提倡“小国寡民”;儒家提倡“大同”

三家其实殊途同归,这种思想影响深远,大的方面有五斗米行动,文学上有《桃花源记》等。

萧何看了以后,感慨地说道:“这就是被先贤描写的大同世界吗?这个不就是非常落后的表现吗?”

秦风听了大笑着说道:“陈平,你看看,萧何的评价才是专业的,

萧何开始学的儒学,你刚开始学道学,所以你的理解就差那么一点点。”

陈平疑惑道:“家主,差距就这么大吗?我们两个最后还学了墨家呢。”

秦风点点头说道:“的确是如此,你们两个现在的确属于墨家,可是世界观是不一样的。

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一般来说首先见到的就是父母。他的父母就是他的世界观。

当这个孩子长到四五岁启蒙的时候,第1个给他们启蒙的老师,会给他们树立他们一个最基本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一般来说能够伴随人的一生,这是最基础的,是不一样的。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大同世界,你道家讲究道法自然。

说起来其实这两家属于同根同源,道家更原始一些,儒家则更加精简一些,最后达到的结果就是人人平等。

这不是朝现在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的方法,而是一种极限的,不可理喻的平等。

这是理想化的,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

就比如说咱们发现的这些部落,这些部落我给他们起个名字叫做原始部落。

也就是刚刚开始的部落。

这些部落为什么他们所狩猎的共同分食?那是因为他们获得不了大量的生活资源。

获得丰厚的生活资源,那是偶然性的。

比如说张三今天出去狩猎,他狩猎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猎物,他扛回来了,他一个人吃不完。

吃不完的东西就会浪费掉,而其他的人这一次狩猎什么都没有找到,没有找到食物的人就会饿死。

那么为了保持这一个团体能够活下来,就得把张三所获得的食物均分给其他人。这样大家都会活下来。

第2次狩猎的时候,是李四狩猎到了猎物,张三没有。那么李四的猎物会被分配下来,张三也会活下来。

这就是原始部族的分配方式,也是那些先贤们说提倡的大同世界。”

陈平说道:“这和咱们朝廷所发布的律令,对于受灾的地区进行补助不是一样吗?”

秦风说道:“表面上不一样,内部的核心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是人族发展起来的原因。

但是这种原因是其实也不公平。

他们首先所提供的是给那些青壮的男子,让他们吃饱喝足,

其余的才会给那些妇孺老幼所食用,只求老弱妇孺能够活命就行。”

萧何感叹说道:“这就是有用论。”

陈平点点头说道:“也是……和咱们正好相反,咱们对那些老年人,即便是不能够生产,只吃饭不干活,

却给了最高的经济补助,给予他们更加舒适的生活,甚至比年轻人还要好。

这到底是咱们对,还是他们对的?”

秦风说道:“没有对错,只有环境不一样,所采取的不一样的措施。

咱们大秦渡过了原始阶段,物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一般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大灾之年,老百姓所有的人都会衣食无忧。

衣食无忧之后就会有顾虑,就是人老之后怎么样?

所以咱们就推行尊敬老人,以孝道教化天下,看似给老年人舒适的晚年,其实是给这些年轻人看的。

让他们可以安定的工作,或者说努力的工作,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安享晚年。

而咱们发现的这一个部落的人则是不一样,他们本来就朝夕不保。

只有这些青壮年吃饱喝足,才能够带回更多的食物,大家才能活下去。

至于说老年人……老年人就没用了,在危机时候是可以遗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