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提醒道:“周主任,高老板可是说过,全市一盘棋。”
“你利用一条隧道来做文章,如此筹谋,是不是有些太小家子气了?”
周主任原话奉还,“既然王总也知道全市一盘棋的道理,为什么就不能分给我们江南区一些项目呢?”
“还有,现在卡住你们江北区的,也不只是路网。”
“既然王总打算兴建工厂,除了地皮,难道就没考虑过工业用电吗?”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电力方面,江北区可是有着不少缺口!”
“向总的汽车项目是新能源,对电力的需求不是小数目。”
王东早有准备,“周主任消息滞后了,为了支持江北区的经济建设,高老板前些天批复了一个项目,那就是我们江北区的智能微电源电网建设。”
“同时,江北电厂3期的扩建工程,如今也得到了省里的获批。”
“配套建设,将由唐氏集团进行施工。”
“一旦这个电厂扩容完成,不光可以保证项总的全年用电,甚至还可以向省市周边进行辐射。”
周主任微微一愣,显然没料到王东会有如此手笔。
只去了一趟省里,不光把项目谈成,就连电厂的扩建也谈下来了?
这个王东到底是哪来的本事?
简直是高深莫测的神鬼手段!
原本还想借助电力这事,再次增添一块筹码,卡住王东的咽喉!
没想到,轻而易举就被对方给破解了。
周主任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半点不见慌乱地说道:“王总确实有能力有本事,江北区域能够得到王总的扶持,当真是江北区的机缘到了。”
“只不过,如你所说就算高老板首肯就算省里批复了这个项目。”
“这么大的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投产。”
“需要多久?”
“从立项到投产,最少也要36个月。”
“就算王总能够省去项目报批的环节,最起码也要30个月。”
“这还不算电厂投产之后,相关设备还有6个月的调试期。”
“三年,向总的工厂,能等得了那么久吗?”
“所以,项目的前期,肯定要借电。”
“王总有没有考虑过,从哪接电?”
王东反问道:“这么说来,只能从江南区借电了?”
周主任等的就是这句话,“没错,只能从江南区借电!”
“江南区电网发达,除了每年自给自足的工业用电,还有一部分电力盈余。”
“这部分用电,以往都是对外输送。”
“除了江南区之外,东海的其他各区,也满足不了江北区的用电需求。”
“别说满足不了江北区,甚至他们自己都需要从我们江南区借电。”
“换句话说,在王总的电厂没有正式投产之前,也只能跟我们江南区合作。”
王东笑了,“难道我就不能从其他地方借?”
“省内这么多城市,我借不了?”
周主任及有底气,“当然借得来,王总的本事这么大,借点工业用电,肯定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王总有没有考虑过成本?”
“电力运输成本,时效成本,运营成本,包括经济成本?”
“从我们江南区借电,只需要跨山,拉一条电网过去就可以了。”
“但如果从其他城市借电,那可就是跋山涉水。”